尽管业界呼吁的“纺织品下乡”尚未如愿,许多企业还是模仿家电下乡的模式,开始了终端突围。
其实,这个意义上的“下乡”,家纺企业并没有得到国家相关补贴,因为它不属于“财政补贴104亿元”的采购范畴,家纺行业惠农政策还在争取之中。但国家宏观政策,为家纺企业释放了强烈信号,他们自发组织的下乡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终端新路
上海彩翼家纺就是这批企业的典型代表。“现在家纺行业竞争激烈几乎到了让人窒息的地步。”作为“80后”新锐企业家贾建新抛出了这样的观点,“金融环境的持续恶化,彩翼家纺要想在这种不利因素下实现快速突围,如果没有创新的手段肯定很难杀出重围。”
让贾建新感动振奋的是,国家扶持家电行业的同时也给家纺行业带来了一丝商机。
“尽管我们还没有享受到纺织品下乡的政策,但我们可以借助家电行业政策的东风迅速开拓农村市场尤其是二三线城市,这是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如果失之交臂可能再也不会重来。”
这也许正所谓“危机中的商机”,对于贾建新而言,他必须在薄弱的二三线城市以最快的速度扩张,因为大中城市已经被罗莱、梦洁、水星这样的大公司率先攻占,作为后起品牌的彩翼家纺无论从资金实力还是布局能力都略逊一筹。
留学归来的贾建新清醒地知道,从固若金汤的大品牌网点里撕开一个裂口,拓展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发生正面冲突也不是他想预见到的。
所以,彩翼家纺在山东、河北等地举行大型促销特卖会,并没有邀请媒体进行长篇累牍的宣传报道。彩翼家纺的低调潜行一方面出于对市场风险的担心,一旦促销效果不理想,极有可能在业界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出于对竞争对手的担心,彩翼家纺促销活动并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很容易招致同行纷纷效仿。
从市场反馈效果看,彩翼家纺每次大型促销活动都在当地产生不小的震动,并且取得不俗的营销业绩。彩翼家纺在山东一个地区的促销一天进账多达10万元,“这比商场促销来得更加划算。”贾建新对记者说,“在商场看似热闹非凡的促销活动,除去返点、广告费等硬性支出,结算下来几乎不挣钱。”
按照这个速度计算,彩翼家纺在一个地区一个月销售将达200万元,一年将有2000多万元的可观收入。如果多条营销线路并举,彩翼家纺一年攻占10个城市,销售目标可达2亿元。
这对于一个新生品牌而言无疑是一种意外收获。
但贾建新并没有贪大求快,他深知,彩翼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品牌,文化诉求和市场定位尚需完善,推进速度太快将会导致产品与网点相脱节。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彩翼家纺在政策背景的推动下,已经掀开农村市场的大幕,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迅速抽身拓展新领域,当竞争对手清醒的时候,彩翼在营销领域已经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