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起向二、三级城市进军的号角!在家具行业如今“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种种外部环境压力下,这种理论或者说概念正在成为业内许多专家学者以及企业老板的口头禅。的确,过去依赖出口和一级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增长空间严重受限,相对于市场已经成熟饱和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二三级城市无疑是新兴的消费土壤。目前,中国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的物业,总是中外高档家具品牌的必争之地,争取这样的高地,成本很高。而二、三线城市新兴商圈正在兴起,周边客户十分具有消费潜力,正好是一个机会。
家具行业进军二、三级市场 品牌价值观理性回归
客观形势与国家政策利好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07年以来,家具行业综合制造成本提高了30%,但出口卖价只提高了8%,一线市场产品加价率只上调了2.6%。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在北京、上海、济南、郑州,重庆、深圳等城市,红星、月星、居然之家等流通大商家争夺战已经进入到白炽化阶段。这是因为总体市场蛋糕大了吗?非也。08年上半年上海房地产销售跌了近70%,深圳跌了59%,房子都卖不动了家具还会好卖吗?作为家具集散地,广东家具在全国一线城市的销售下降超过五成,过去依赖出口和一级市场的传统发展模式使增长的空间严重受限。严竣的事实要求家具行业往二级市场、三级市场或者更广阔的县域经济区域纵深发展。
在国家推动城市化进程中,以消费者拉动为导向、旨在发展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新型县域经济正成为社会经济新增长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县域导向,逐渐倾向于县域。中国现有374个县级市,地处交通要道、市场前景好、国家重点投资的区域有8亿人,有2.38亿个家庭;2007年中西部城市县域经济GDP平均为17.1%,远高于全国11.9%的平均增幅。其它地区的县域经济也是如此。以简爱家居创建地中山为例,一个典型的县级市,这些城市相当多的品牌单店销售不低于甚至远远高于一类城市单店的销售产出,如斯帝罗兰中山店就在全国千店中当选晋升为”十佳明星店”,左右沙发也创下单店月销60余万元的好纪录,就说明了二三级城市的消费在不断增长,而且随着二三级市场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在提高。事实上,与一线市场动辄几百元/平方米租金相比,二、三级城市经营费用低,家具代理商的日子过得还是相对轻松的。
理性品牌价值观回归
并非一线市场才能做高端品牌,二三线市场同样能够做高端。让我们一起分享著名经济评论家、《家具导刊》执行主编饶润平发表的一篇评论:
品牌运营的一个基本原则是“门当户对”,即把自己的产品卖给与自己品牌身份相符的消费者,高端的自然是卖给有钱的人,低端的自然是卖给没有多少钱的人。这一点反映市场操作上就是,企业如果想推出高端品牌,一般会选择在一线市场上市,如蒙牛刚上市时,锁定的是上海、北京、深圳、香港等一线城市,在这些城市高举高打,然后再进攻其它城市时,便势如破竹了。家具行业也如此。许多家具企业都号称“高端品牌”,大量集结在一线市场,杀得不可开交,而不愿“屈尊降贵”于二三线市场,觉得那样会有损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