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一批立于潮头的家电企业曾风光一时,但后来,由于体制、市场或管理等问题的制约,它们渐显“暮气”。万宝牌冰箱、三角牌电饭煲、钻石牌电风扇、威力牌洗衣机、乐华牌彩电、爱多牌DVD……已难现昨日风采,它们该往哪儿去?
出路1:“傍民企”
个案:自2000年改制以来,威力电器仍“兜兜转转”,近年虽以空调重振声威,但赖以起家的洗衣机却呈末落之势。为了七八亿的历史债务,中山市政府一度对“威力”品牌加以“代管”。
在变卖旧厂房清偿债务的方案得以实施后,今年6月,中山一家民营企业“银兴集团”注资3亿元,成为“中山威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新东家,并持有80%股份。“开国元老”许继海持20%股份,保留总经理的职位。
据了解,银兴在房地产、旅游、贸易等项目上业绩颇丰,最近它还参股了“北京科技证券”,成为其大股东之一。威力未来的目标是,以洗衣机、空调、小家电为主导产品,建成年销售额40多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最终达到资本营运的目的。
点评:由民营企业接手地方老品牌,符合地方政府对老品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要求,好处在于民企本身就十分熟悉中国本土的运作,且机制相比国企灵活。老品牌原来多以产业运作为主,因此,它们更原意“嫁”给资金雄厚、富有资本运作经验的民企,以取长补短,如万家乐选了“三新”公司,科龙选择了格林柯尔。但“隔行如隔山”,它的风险在于新东家若不尽快了解产业运作的规律,也难以妙手回春。
出路2:“傍外资”
个案:1996年荣事达与美泰克合资,合资公司当年及此后两年都实现了盈利。但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合资公司随后三年出现了亏损,即使2001年美方直接介入经营管理层后仍难扭转局面,美泰克顿生“去意”。
今年6月26日,以色列Elco(爱科)公司控股的法国ElcoBrandtS.A.公司在合肥与荣事达集团公司、美国Maytag公司(即“美泰克”)分别签署了备忘录,ElcoBrandt将购买Maytag在合资公司中的全部50.5%的股份,以及荣事达公司在合资公司中25%的股份,收购价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之间。
点评:由外资接手地方老品牌,也不是“万灵仙丹”。它的好处在于使企业加速与国际接轨,迅速获得先进的管理经验及通向国际市场的渠道,风险在于外资企业在“本土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另一个风险是外资可能缺乏做大本土品牌的诚意,有些外资公司收购了本土品牌后,往往就将之“束之高阁”,如当年联合利华收购了“中华牙膏”后就把它打入“冷宫”。
出路3:“傍政府”
个案:“乐华”品牌诞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九十年代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困境。1997年,广州市决定重组乐华,选中拥有多年彩电生产经验和国际销售网络的香港长城电子集团。以乐华为主业的长城,1999年实现了销售收入58亿港元。怎料,2002年5月乐华实施渠道变革,砍掉各地分公司,随后出现资金链断裂,乐华彩电、空调相继债主盈门。
今年5月底广州市科学城与TCL国际已合资成立“数码乐华”,乐华品牌得以从“乐华电子”的烂摊子中“金蝉脱壳”,重新嫁接到新公司“数码乐华”中。6月20日传出消息,广州市政府已经接替长城数码重新成为乐华电子的大股东,长城变成乐华的小股东。
点评:政府在拯救“乐华”品牌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政府不插手,随着乐华电子原大股东香港长城数码公司的清盘,以及债主的追讨,乐华电子不可避免地也只有破产一条路。有政府作“保护伞”,可以获得一些政策支持,但是企业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约束力却相对减弱。而且,家电行业竞争激烈,利润渐薄,不适合由国有资本控股运营。因此,老品牌“傍政府”恐怕也只是权宜之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