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象经济学的出现,中外精明的企业家们,已巧妙地利用气象信息生财致富。仅摄录几个以“雨”生财的“景点”,以飧读者。
借雨促销广州南方大厦,是颇有名气的商业大厦。
有一年冬天,经理从广州中心气象台得知来年春天雨量、雨日多。便不惜巨资,在少雨的冬季从各地采购几十万把雨伞。结果次年春,春雨连绵,且一场大过一场。其他商店事先未获春季多雨信息,未先备好货源,结果
天天许多人赶到南方大厦买伞,几十万把雨伞被抢购一空。经理算了一笔账,这一条气象信息为他纯赚了60多万元。
雨(雪)天巧安排辽北大厦,是东北有名的商业大厦。
每当雨(雪)天气,顾客要比平时少三分之一以上,日营业额也少40%。经理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与气象台取得业务联系,东北地区的月雨(雪)日数不多,要求气象台每场雨(雪)前先告诉大厦。于是,每月经理们把雨(雪)日安排开会、业务学习或评比活动,
这样一来减少了开支,提高了效益,职工和经理都满意。“雨中看美人”国外,借“雨”生财更为奇特。日本商人别出心裁举办了“雨季时装表演”。
他们经过策划,精选若干名模特儿表演的“雨季时装”,展出数十款颜色各异的雨衣,几十种款式的雨伞、雨帽、雨鞋,令人目不暇接。模特儿以各种款式多种颜色花纹搭配的雨伞,配上外套、裙裤,给人们以和谐美丽、潇洒之感,使东京人雨天也有“雨中看美人”的情趣。雨天又给商人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引雨入屋水是人类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日本东京的科技馆,每天有一万多人在里面进行各种活动。需要200吨以上的水用于冷气机和冲洗厕所。一旦缺水,科技馆就成为“臭气馆”。科技馆的领导人把生财主意打到“天”上,在8360平方米的屋顶上收集的雨水,贮存到一个容量1000吨的地下大水池中。该馆年用水量2.37万吨,屋顶收集流入地下水池的水约占了年总用水量的三分之一,若按当时东京的水费计算,至少每年可节约2523万日元。科技馆这一举措,引起了东京许多公共场馆的关注,“引水入屋”成了节水良策,雨水
在日本成了“液体黄金”。
出口雨水对阿拉伯地区的国家来说,水是贵重商品。因为那里的许多国家,一年的总雨量不及广东一个月甚至一场雨的雨量(即150毫米以下)。然而,一年的日照时数,又相当于广东2-3年日照时数的总和,蒸发量大,滴水贵如油。水荒无法自身解决,一瓶淡水价格相当于40瓶的石油。
日本商人发现这个情况后,想办法向阿拉伯国家出口雨水。第一个向日本购买雨水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每年进口2000万立方米雨水,主要用于农作物灌溉。日本还不断向其他阿拉伯国家出口雨水,从中获得大量外汇。
雨伞广告日本有家最富盛名的衣料店,叫做“越后屋”。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该店经理有着人们未料的绝招——送广告雨伞。
衣料店本来就不卖雨伞。但是,“越后屋”却备有各式各样印有“越后屋”的雨伞。每逢下雨,不论是进店购物的顾客,还是在店堂避雨的路人,店员都“借”雨伞给他们,好让他们早点回家。不久,下雨天满街满巷的人都撑着印有“越后屋”的雨伞。“越后屋”也因此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于是前去购买衣料的人越来越多。那些“借”去的雨伞,虽然许多“忘”了归还,该店却增加了“永久性活广告”,一把雨伞引来一大堆财。
http://www.cccec.com/SrcShow.asp?Src_ID=15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