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西来宁波打工的小李在一家外贸小店里“淘”了一件“耐克”T恤,样式和商场里买的差不多,价格却便宜了好几倍,老板说是因为是“原单尾货”,所以才这么便宜。和小李一样,热衷于“淘”外贸货的年轻一族不在少数,一些外贸小店是他们平时经常光顾的场所,运气好的话,经常能买到一些品质不错,价格又实惠的“大牌”货。
尽管外贸服装受到一些年轻人的推崇,但这些“名牌”到底是真是假,存不存在着侵权问题却值得推敲。据了解,号称“尾货”的有不少其实是打着名牌“幌子”的伪货,而“尾货”在知识产权方面也有争议,消费者应警慎购买。
外贸“尾货”成街头时尚
随着初夏来临,简单实用的T恤衫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既有“名牌”身份价格却并不昂贵的“外贸店”商品受到热卖。借着宁波外贸工厂聚集的名气,无论是中山东路、城隍庙还是社区附近小巷,都能看到此类小店的身影。笔者在新芝路一家“外贸尾单”服装店里发现,这里有许多服装上印着国际品牌的标识花样,有不少还被剪去了标签。店主称,这些都是真的国际品牌,直接从厂家拿来,也有一些是外贸产品的退货,为防侵权而剪去了标签,但是质量和正品是一样的。一位已买了东西的毛小姐拎着一条LEE的牛仔裤高兴地说:“这里的商品与商场里的款式很接近,价格却比商场卖的便宜很多,至于包装好不好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反正都是自己穿。”在店中购物的好几位学生模样的消费者都表示,在这种店很容易买到价廉物美的东西。
据了解,外贸店里销售的以T恤衫、衬衫、套头衫、牛仔裤等居多,形形色色的品牌都有,而价格却只有商场同类品牌的零头。
销售“尾货”涉嫌侵权
尾货受到消费者如此的追捧,它是如何产生的呢?据业内人士称,尾货是指加工企业在承揽国际品牌的来料加工业务时,生产完毕、交付产品后,剩下的多余产品,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出口转内销”产品。这样的尾货大概有三种:一种是原材料有剩余,多生产出来的尾货,由于成本已经计入总成本,所有这些多生产出来的尾货,基本上没有成本。第二种是厂家在生产国外产品订单时有意识多做出来,这部分尾货和正品在质量上没有任何差别,但从商标角度上讲,则是侵犯了商标权利人的利益。第三种是退换货导致的尾货,厂家为了退换货常常会多做出一些服装,有些在退换货之后产生的有瑕疵的服装也成为尾货的一种。
国际上一些知名品牌为保护该品牌价值,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品牌授权等方式来营销商品,这类商品一般都由经销商进行质量保证,售后服务较完善,价格则相对较市场同类产品高出不少。而对于“尾货”,工商部门有关人士表示:“尾货”处理一般由品牌企业和加工企业约定,未经品牌企业许可而打着该品牌的幌子擅自销售“尾货”,显然是不妥当的,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嫌疑。
“尾货”还有“伪货”嫌疑
面对市场上品种丰富的外贸商品,我们不禁要问,真有那么多“原单尾货”?“其实厂家并不会真有这么多的外贸尾货”,一位业内人士介绍说,“外商跟外贸厂家有严格的合同约定,外商会严格控制面料数量,有时候甚至一点不剩。在新品上市2年至5年后才会允许工厂将尾货售出。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品牌甚至根本不允许尾货流入市场。所以,也并不存在外贸店里所出售的新款同步上市的尾货。”
那么,市场上众多的所谓“原单尾货”从何而来?由于服装产品容易仿制,一些服装企业拿着知名品牌的样品成批仿制;有些索性自己设计后加贴上知名品牌的印花,以此“傍名牌”吸引消费者。对此,工商部门也加强了市场监管,仅去年一年就查获“傍国际名牌”的服装类案件262件,案值475万元,可见,“尾货”很可能是“伪货”。对此,业内人士提醒喜欢穿品牌服装的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购买服装品牌,在真假“尾货”鱼龙混杂的市场上,不要轻信销售商的宣传销售之词。
http://www.ppzw.com/qyfw/default.as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