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口号已经喊了多时,但是,如何走出去?走的方向在哪儿?怎么走?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在多年的摸索后,中国消费品制造业的海外之路终于有了些许眉目——以国际经贸合作区的方式,在境外设立生产加工基地。从目前来看,这种方式较为适合中国企业,尤其是庞大的轻工 制造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一直为外人所称道。如果将个中复杂的因素抛开,不难发现,无论是珠三角、长三角,还是环渤海、京津唐,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发展模式,那就是经济开发区。
如今,这种模式正在“拷贝”到海外。
在商务部的统筹下,目前中国在海外建立的经济合作区有19个之多。其中,亚洲7个,非洲7个,拉丁美洲2个,欧洲3个。这种模式与国内的开发区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归结起来就是,以政府招标的方式,鼓励企业到海外“拿地”,企业以先期投入对国际经贸合作区进行规划,然后招商,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从而形成工业园。
这或许是中国企业的跨国发展之路。可以说,这种模式极具中国特色,适合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对规模庞大的轻工制造业而言,更是找到一条海外发展的路子。
消化更多的产能
在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通过建立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等方式,有序转移竞争力强的生产能力。”
记者了解到,商务部把境外合作区的产业定位为“重点是国内生产能力较大、竞争优势较强的行业,如纺织、轻工、机械、家电、建材等,兼顾制造业其他行业,如冶金、有色、石化、医药、农副产品加工等”。
而在目前开工的19个园区中,大多数都以轻工业为主。乌苏里斯克合作区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第一批“中标”的8个合作区之一,乌苏里斯克合作区的定位很明确,就是以轻工业为主。
乌苏里斯克的产业定位无疑迎合商务部的要求。同时,商务部还将另一需要转移的产业——电子业“委任”给园区。据了解,在信息产业部的牵头下,园区已经与海尔、康佳、联想等进行洽谈,计划有4家电子企业入驻,其中可能包括海尔在大连的分厂。
另外,为了鼓励境外合作区的开展,国家将对境外合作区的承诺变成现实的条款。在一份商务部、外交部、发改委、财政部等11个国家部委参与制定的关于推进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的征求意见稿中,对于政策措施,给出12条规定。
记者获悉,这些政策包括,在投资方面,将简化一系列审批手续;在财政方面,国家将对每个项目提供2亿元的支持,这在园区财务报表上将显示为“所有者权益”;在外汇方面,对专为合作区建设新设立的国内投资公司,其对外投资额不受企业净资产50%的规定和提供3年财务报告的约束等。
在有意投资海外的企业看来,除了财政方面的支持外,最让他们安心的就是对于双边磋商的规定。商务部、外交部等部门通过双边途径,加强与东道国政府磋商,重点是合作区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劳工政策、基础设施配套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等,以使合作区有一定的法律保障。
“这会使我们在外投资风险减少,增加稳定因素。”浙江一家鞋企的负责人表示。获取更大的利润
11月底,扬州一家生产五金管件的企业得到商务部的正式批复,同意在越南广宁省投资300万美元建厂。这是扬州市在越南进行投资的第二家民营企业。之前在越南第一个“吃螃蟹”的扬州企业,是仁和电子公司。
在国家有关政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扬州企业表示有“走出去”的迫切愿望。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家民营企业与越南当地达成投资意向。
随着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越南正成为一片投资热土。同时,越南木材、水资源等十分丰富,且商务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较低,工人月工资一般在400元人民币左右,500—600元已属高工资。
现在,扬州不少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都在感叹生产成本大幅提升,束缚企业加快发展步伐。这些企业不妨转换发展思路,勇敢地走出去,到越南等国寻觅新的商机。
与扬州的做法极其相似的是,温州的企业也“嗅”到海外投资的商机。去年9月,温州康奈公司与东宁吉信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康吉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康吉国际在乌苏里斯克注册成立康吉工贸,并以此为主体,投资建设乌苏里斯克经贸合作区。
目前,该合作区已入驻国内企业6家,其中包括宏盛达、鑫尔泰等4家鞋厂,主要来自温州和福建。据康奈集团总经理钟普明介绍,欧盟、俄罗斯、乌克兰是中国鞋出口的三大市场。中国目前出口皮鞋均价为每双8欧元,征收关税后,每双鞋上涨超过1美元。多数欧洲经销商不会承担接近17%的高额关税,这可能使得订单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在俄罗斯,轻工产品还面临着“灰色清关”。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估算,仅东南沿海生产的鞋,这几年因“灰色清关”等不规范的贸易形式造成的损失,就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业内人士介绍,对于此前没有“走出去”的企业来说,以一双200卢布售价的鞋为例,其总成本原为150卢布左右,到俄罗斯生产之后,关税的减少将带来每双鞋成本下降15—20卢布,总成本下降10%左右。
“园区内有3家鞋企开始生产,都是早已进入俄罗斯的企业。由于‘禁售令’的打击,鞋子销售量减少,带动每双鞋今年售价都增加80—100卢布。这将带来1000多万元人民币的利润增长。”钟普明称。
有鞋企给记者算账,此前售价200卢布出头的一双鞋,目前售价为280—300卢布,净利润增长40%左右。这样算来,目前已走出去相比没走出去的鞋企,其总成本下降20%。
“单个企业走出去很困难,成本高,人才缺,而境外园区则可帮助企业办理审批手续、劳工许可,同时在财务、税收制度方面都能使企业容易符合当地的要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张汉林认为,境外园区的设立,让企业能够“抱团”,产生投资集群效应,从而提升企业对海外投资的整体印象。减少更多的摩擦“面对反倾销之类的贸易摩擦,我们应该强调品牌输出。”商务部合作司的有关专家指出,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使“中国制造”在出口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面对外国提出反倾销调查,不能一味埋怨或指责对方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要主动审视自己,是否无懈可击。“中国制造”要想打入国际市场,并不被反倾销,最重要的是练好内功,打响品牌,用过硬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去参与市场竞争,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品牌型转变。在“走出去”过程中,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游戏规则,更要主动融入国际规则,对中国企业而言,可以采用一些亲和当地民众的做法,如多参加当地的社会公益事业,有条件的企业甚至可以在当地投资办厂,既解决当地民众就业,又增加当地政府的税收。这样一来,既可减少或避免遭到反倾销调查的可能性,也不会受到同行的排斥或反对。
正是在这种思路下,境外经贸合作区的模式得以提出并实施。中轻联副会长杨志海指出,这种模式不仅延伸国内企业的市场,拓宽国内企业的活动空间,还可以利用国外资源,实现出口增长方式转变,减少贸易摩擦。
http://www.ppzw.com/show_company_news.as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