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经典 >> 品牌故事

李践:用8年时间赚李嘉诚2.7亿元


[ 未知 新营销    更新时间:2007/1/5  ]    ★★★

  思想激励

  当然,仅仅靠《成功日志》来约束人还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员工认同这一套管理方式,自觉地认同、接受这种管理方式。而这就需要对员工从精神上予以激励,毫无疑问,成功学就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方法,使员工们确信自己只要按照要求去做,自己就一定会成功。

  为了做到这一点,风驰建立了一套非常独特的企业文化系统。每一名新员工进入公司后,都必须先接受近一个月的强化培训,重点就是要通过严格的学习、训练,接受并信奉成功学的理念,并能够自觉地以这样一套成功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除此之外,日常的激励活动还有许多。在每天晨会的几分钟时间里,所有员工都要大声宣读自己或公司的目标誓言,以坚定信念。为鼓舞士气,风驰还经常奖励员工,对业绩突出者、提供好的建议者,公司会通过各种方式予以奖励,而且每次奖励活动都力求搞得有声有色,让获奖者成为公司内所有人都羡慕的对象。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激励措施和每个人对成功的热切渴望,风驰的员工常常能做出许多令人惊叹甚至是觉得不可思议的业绩。

  风驰的一位广告业务员,在进入风驰的第一年时立下了一个目标,要买一辆豪华摩托车,他把豪华摩托车的宣传画挂在自己的床头,每天看着它,激励自己。他果然如愿以偿,在第一年里买了一辆豪华摩托车。第二年,他又制定了买一套房子的目标,后来果然又实现了。第三年,他的目标是买一部轿车,依然是如愿以偿,因为这一年这位广告业务员的广告业绩已经达到了1000万元。

  现在已经担任风驰总经理的张艳萍女士,1997年进入风驰的时候,认准了红塔集团的潜力非常大,于是就主动要求去做红塔的工作。一开始是非常困难的,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张艳萍没有揽来任何业务,但张艳萍不屈不挠,继续保持与红塔集团的接触。在不断的接触中,张艳萍逐渐与红塔集团的人熟悉起来,他们也逐渐认识了张艳萍为人处事的风格。就这样,红塔集团开始把一些小业务交给张艳萍做。张艳萍并不因为这些业务小而敷衍塞责,她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以非常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每一个细节。最终,她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红塔集团这一真正大客户的心。如今红塔集团经由风驰代理的广告,广告额已高达1000多万元。

  或许,李践的行动成功学之所以能够在公司中推行下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李践本人就是一个坚忍不拔、不折不扣身体力行的人,他为所有的员工做出了表率。

  李践每天工作、学习的时间常常不少于16个小时。他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读一个多小时的书,7点半到公司上班。晚上10点回家后,他还要读两个小时的书。李践学习了速读法,差不多两天左右就看完一本书。很难算清他每天要处理多少事情,他给自己做出的规定是:解决任何一个问题,时间都不能超过5分钟。

  李嘉诚收购

  李践毫不讳言,正是将行动成功学理论全面运用于风驰的管理当中,整个公司才拥有了在外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思议的战斗力。

  李践说:“比如在昆明世博会期间,由于我们承担了市内主要的户外广告业务,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户外广告布置到位,工作任务是非常繁重的。为最终完成工作,我们的所有员工都自愿加班,连续工作48小时。我们的员工在探索新的业务时,从来都会付出全部心血,殚精竭虑,力求圆满完成。”

  与此相对应的,是风驰业绩的“疯狂”增长:第一年,风驰就成为云南省最大的广告公司;1995年,风驰更是成为整个西部地区最大的广告公司。

  不过李践承认,风驰的成功也有当初路径选择正确的原因。李践最初涉足广告领域时,他就敏锐地意识到,做一家创意公司会有相当大的困难,因此他“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媒介”。正确的发展策略,加之基于成功学基础之上的激励管理措施,公司的每一名员工都发挥出了最大的潜能,把非凡的激情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之中,风驰也因此而受益:2001年,风驰已成为中国广告行业最赚钱的公司,这一年的营业额高达1.2亿元,税后利润高达2600万元。如果考虑到风驰仅仅是一个相对地域化的公司,而云南相对来说还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省份,这样的业绩就尤其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就在这个时候,李嘉诚的TOM.COM公司找上门来了。

  TOM.COM最初只是一家网络上市公司,在互联网制造的第一轮泡沫中诞生,虽然其股票在发行时曾极为风光,受到了香港人的大力追捧,争相抢购。但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互联网寒冬的到来,TOM.COM受到了人们的质疑,因为它没有可以看得见的赢利模式,股价因此一落千丈。为了形成自己的赢利模式,TOM.COM重新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开始致力于成为一家全面的传媒公司。TOM.COM认为中国大陆经济发展迅猛,传媒业是大有可为的,但由于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依然处在国家管制之下,近期内很难有所突破。于是,TOM.COM便将自己的目光盯在了户外媒介上,力图成为国内最大的户外广告媒介的拥有者。为了实现这一目标,TOM.COM随即在国内展开了一系列收购行动,而它收购的最大目标便是李践一手创办的风驰。

  虽然TOM.COM收购风驰花费了很大一笔钱,但仍然被业内认为是其最成功、最划算的一笔交易。有人认为风驰是被“贱卖”了:“2.7亿元实际上是一半现金、一半股权,也就是说TOM.COM根本没有付出那么多的现金,而当时风驰的现金差不多就有1亿元。与TOM.COM收购的其他公司相比,风驰的价值被极大地低估了。”这位人士颇有些愤愤不平。

  当记者就此说法向李践求证时,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只是谨慎地表示:风驰的表现没有让TOM.COM失望,否则也不会让他出面担任TOM户外集团的总裁。

  李践是在2003年1月被任命为TOM户外集团总裁的。对于加入到TOM户外集团,李践表示其实他看重的并不是个人的财富有多少增长,而是个人人生价值能不能得到的升华。他认为他是很幸运的,从一家地域性民营企业来到这样一家国际化的公司里,管理着全国12家公司的业务,可以从国际化的视野看各种问题,拥有战略性的眼光,李践认为他的事业再一次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中国品牌总网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雅士利优怡系列之成功宝典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著名品牌的小故事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