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一汽-大众的新宝来HS在杭州上市,售价11.25万~14.28万元。
表面上看,新宝来HS只不过是一个两厢车型,进一步丰富了一汽-大众的产品线。而实质上,以此为标志,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大众汽车在中国基本完成了车型的布局,大有蓄势待发之势。
“即将过去的2006年,可以说是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品年’。原有的产品几乎都得到改进或提升,新产品也择机上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一位专家评论道。
近来,在多个场合下,大众中国公司高层都表示,大众中国公司保持住了在中国乘用车市场15%的份额。
“这得益于大众汽车早年布下的‘双保险’格局。”在北京的一位汽车评论人士说。
在过去的多年时间里,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长期占据乘用车行业前两位,两者的销量之和,更是一度占据国产乘用车市场的半壁江山。最近几年,虽然丢了第一的位置,但是,身处“三强”之中的两家大众依然是南北呼应,互为补充,互为“保险”,其业绩之和依然是国内乘用车的“老大”。
以车型布局来说,这种“互为补充,互为‘保险’”的形式最为明显:在7万~10万元区间,南有桑塔纳和GOL,北有捷达;在9万元~14万元区间,南有劲情、劲取和桑塔纳3000;北有新宝来、宝来HS和高尔夫;在15万~20万元区间,北有速腾,南有即将上市的斯柯达明锐;在20万元以上,南有帕萨特领驭,北有预计在明年年初推出的迈腾;即使是MPV车型,南有途安,北有开迪,价格12万~20多万元。
同时,一汽-大众还有30万辆以上的豪华车品牌——奥迪A6L、A4两大系列车型。另外,还有进口的甲壳虫、途锐、辉腾等大众品牌汽车,以及A8L、Q7和TT等奥迪品牌汽车。
显然,大众汽车在中国已不再是以往的“官车”形象,而是全面参与市场竞争。根据今年前11月的统计,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分别占据第二和第三,两家的累计销量达到63.70万辆,市场份额约为17%。
因此,在新宝来HS上市仪式结束后的晚宴上,当谈到2006年的业绩时,大众中国公司执行副总裁苏伟铭说,今年,大众汽车将会越过一个台阶,一个70万辆的台阶。他表示,在中国,“德系轿车”一般都要有一个被消费者感知、认知的过程,一旦被消费者所认同,就会保持较长时间的较高销量。今年,我们发布了一系列的新车型,相信明年就会发挥出更好的市场表现。
2005年5月,大众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曾经预言:要重现大众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辉煌,我们在中国还至少要调整两年。这些调整,既包括组织机构的调整,还有产品、销售以及奥运项目等。现在,借着“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又迎来了新的生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