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
1、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
虽然这些年来媒体的品牌建设走的很快,媒体管理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加强,部分媒体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品牌建设,并且在品牌的发展与延伸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大部分媒体的品牌意识还非常薄弱,主要原因有:虽然中国媒体改革后管理模式进行了调整,媒体事业性、商业性双重性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媒体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媒体经营者的品牌意识,但很多媒体依旧处于官僚体制状态,基本缺乏品牌意识;媒体的品牌效益与规模成正比,大部分规模比较小的媒体缺乏品牌建设的冲动,品牌意识受到局限;媒体品牌概念时日不长,可供借鉴的资料和案例都不多,尚不存在成熟的媒体品牌理论,因此也客观上对媒体的品牌发展造成了局限。
2、品牌管理人才缺乏
现代品牌概念进入中国时日不长,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媒体经营管理者对现代市场营销学产生的品牌理论的接受速度比较慢;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市场营销及品牌学相关教育落后,从而导致了品牌管理人才的稀缺;媒体行业是一个相对独特的行业,特别是具有中国国情的媒体行业,因此即懂得中国的媒体经营管理又懂得品牌经营管理的人才非常稀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媒体的品牌建设。
3、品牌执行能力较差
有些媒体具有一定的品牌意识,但因为品牌管理经验和品牌管理人才的缺失,不能制定长久的可行的品牌规划;一些媒体虽然精心设计了品牌理念并制定了长远的品牌规划和品牌战略,但品牌的执行能力不强,无法落实和坚持;还有一些媒体虽然在品牌塑造方面做的不错,但不懂得进行品牌的管理和经营,从而导致品牌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4、陷于媒体数字化迷局
由于中国(传统)媒体的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特别是那些品牌塑造起步比较晚的传统媒体,无法正确看待媒体数字化的机遇和挑战,不懂得如何在利用新媒体促进品牌发展的同时实现媒体品牌的延伸,因而在媒体品牌建设与媒体数字化过程中陷入迷局。
综上,中国媒体品牌的塑造与经营虽然起步较晚却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媒体品牌发展不平衡,品牌执行力较差,品牌人才缺失等问题。同时,由于中国媒体品牌建设起步较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媒体品牌在新媒体领域的落伍,错失了品牌延伸的非常机遇;但应当看到,由于传统媒体在资源上的独特优势、品牌意识的加强及品牌管理人才的完备,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国媒体不论是在自身品牌塑造、品牌经营,还是品牌的跨媒体运作、媒体数字化方面都会取得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