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于1963年的歌林,是台湾地区家电业的元老之一,早期歌林与日系业者合作生产显像管电视,因此关键零组件几乎都操控在日系业者手中,产品销售也以台湾市场为主。此后歌林逐渐走向集团化,跨足半导体、电子商务、IC测试、营建等领域,然而在家电非相关领域的多元化发展频频亏损,且因家电市场的销售低迷,2000—2002年成为歌林公司的亏损低潮期。此后歌林展开一连串革新,包括整并出售经营不佳的子公司,在电视制造本业,歌林也在数字电视方面展开产品布局和销售策略,成功打入许多台湾厂商望而却步的北美市场。2003年后,歌林逐渐转亏为盈,2004年营收以倍数增长。这其中,歌林与台湾的大亿、南茂和美国Syntax公司共同投资成立骏林科技,歌林持股45%为第一大股东,歌林所销售的液晶电视也全数出自骏林生产。去年3月,4家企业对骏林科技共同增资,资本额由3亿元新台币增加到7.5亿元。
去年3月27日的台湾《经济日报》曾援引歌林公司总经理刘启烈的话说,2004年以来歌林一直积极投入液晶电视、LCoS电视,“2004年与Syntax公司共同以歌林副品牌Olevia在美国市场销售相当成功”,他预计将有倍增以上的佳绩可期。
不管背后谁在掌舵,在目前来看,Olevia牌彩电,结合了台湾歌林旗下OEM能力、美国华人企业Syntax的供应链资源和Brillian公司LCoS液晶技术的这件“新外套”,显然还是能吸引一批中国消费者的眼球。对于本来就在资金和技术上毫无优势可言、在平板电视产业链上处于全球分工末端的中国企业来说,任何外来者都可能将本来就低至1%的利润进一步压低。面对未来巨大的市场空间,竞争对手也许并不像他们所认为的仅仅来自日韩这样的传统强国,甚至连制造业早已“山河日下”的美国,也会利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和全球化生产,突然跑过来压上一根举轻若重的稻草——是的,虎视眈眈的还有那些我们曾经的手下败将。
高清电视产业一定会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访Syntax-Brillian公司全球CEO文森特·索里托
《商务周刊:你们在美国市场排名上升很快,你们和对手相比竞争的优势是什么?
文森特·索里托:最主要的是价格优势,我们的产品比索尼、三星的同类产品价格要低20%-25%。目前面板占液晶电视产品总成本的70%以上,而我们能有效降低成本在于我们面板采购的价格。3月21日,我们刚刚和LGPhillips签订了第二轮的面板大宗采购协议,我们和LGPhillips公司长期良好的合作使得我们得到一个非常优惠的价格。对于大尺寸高画质电视来说,由于LCoS光机的成本相对来说随着尺寸的增长上升的幅度很小,所以它能够大幅降低制造成本,而我们掌握LCoS光机的核心芯片技术。此外,我们的产品设计非常注重用户使用感受,并提供上门安装保修一年的服务,这在美国是很少见的。所有这些加在一起,我想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商务周刊》:一般美国品牌都定位高端,你们为什么没有走这一路线?你们采取了什么样的战略?产品保持低价的秘诀在哪里?
文森特·索里托:当然我们也有高端产品,其中一些产品是和索尼、夏普同类产品相竞争的,我们有着同样的规格和性能,只是价格相对要低一些,更高端的产品则使用了LCoS技术。
所以可以说我们既有高端产品又有低端产品,能供不同的消费者作出选择。
从生产成本上来说,合资建厂无疑能省去很多费用。目前电视技术发展很快,更新换代的周期大大缩短,我们用于电子元件设计流程的软件6个星期就得更新。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持最新的技术,让我们的产品与众不同,性能更好。
此外,我们在企业一般的管理费用上比其他公司要低很多。首先,我们只做HDTV,我们不用在其他产品的宣传上花费大量资金,因为我们的目标客户很明确。其次,我们有很好的IT以及销售团队,我们不会在生产链以及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来和索尼或者夏普这样的对手进行正面交锋,而是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让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来与对手竞争。我想正是以上两点使得我们能够非常有效的和对手展开竞争。
《商务周刊》:你们在中国没有选择国美、苏宁这样的全国性连锁销售渠道,而只是与一些区域性渠道合作,不进入主流销售渠道对于你们的业绩是否会有影响?
文森特·索里托:的确,我们在中国到目前为止没有选择进入一些像国美、苏宁这样全国连锁的主流销售渠道。这和我们在美国的策略很相似,有意避开像百思买、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全国连锁店。区域零售商跟全国性零售商不同的一点在于,他们有素质良好的销售人员,对产品情况了如指掌,能够为顾客进行细致的讲解。全国性连锁商店通常的做法都是由生产厂家来维持库存,并且必须临近卖场,维持大量的库存会造成成本上升。事实证明,我们这种策略在美国是奏效的,所以在中国我们也如法炮制,到目前为止,从销售业绩上来看情况也非常良好。不过,以目前我们所取得的市场地位来看,是花更多的投入在营销方面的时候了,我们目前正在和国美、苏宁谈,预计今年5月份就会进驻。
《商务周刊》:但对中国消费者,Olevia的品牌知名度并不算高,你们打算将来在广告宣传上投入更多吗?
文森特·索里托:Olevia进入中国市场18个月了,但正像你所说的,我们并没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这是因为从我们进入中国市场后重点一直放在二、三线城市,通过一些国内彩电品牌并不太注重的IT销售渠道来销售我们的产品。所以我们的产品在消费者中间可以说是口口相传。不过随着奥运的临近,我们会在广告投入上花费更多。我们在南京的合资公司,除了和合作伙伴共享所有权以外,我们还收取一小部分的品牌专利费,用于在中国市场的品牌推广。
《商务周刊》:未来您有什么目标,你说过您的目标远远不止现在做的这些。
文森特·索里托:在未来的10年中,我相信高清电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接下来有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这样世界性的大型盛事,对此我充满信心。很多液晶面板厂商都在建第七代生产线,液晶电视会越来越大,所以市场机会是巨大的。此外,在美国,根据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规定,2008年前将停止播出模拟信号,所有的电视机都必须能接受数字电视信号。2005年,全球的电视机销量是1.8亿台,据估计,到2008年,光液晶电视的销售量就会达到1亿台。中国2005年平板电视的销售量为190万台,增长达245%,接下来马上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所以现在进入中国市场时机是比较成熟的,因为我们还有一年的时间来建立品牌认知度,到那时我们相信液晶电视的销售会出现大幅增长。除了中国市场,接下来将是南美洲市场,今年有世界杯足球赛,那里国家的人民对足球又是如此狂热,所以市场空间也不小。然后是欧洲。所以即使我们只做液晶电视和LCoS,我们也能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有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