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供选择的投资机会是很多的,包括储蓄、房地产、股票、债券以及实业等。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债券有时会成为冷门,无人愿意投资购买,这时很可能就是购买债券的最好时机。
1986年初,文某的一位朋友厂内要发行集资债券,年利率高达35%。这位朋友不想购买,一来手中无钱。二来怕担风险。但文某却觉得机会难得,便决定将存在银行里的3000元钱取出来,全部交与那位朋友,托他购买。结果可想收而知,债券到期兑付后,文某大赚一笔。
吴某学过一些金融知识,懂一些投资的知识与技巧,多年来生活有计划,合理地安排家庭开支,攒了20,000元钱。1988年抢购风潮袭来时,人们纷纷抢购商品以求保值,吴某按兵不动,没有抢购一件商品,却走进了冷冷清清的证券公司,买进了一批国库券,当时的物价呈上升趋势,同事们对他的做法都不理解。但吴某认为,物价有涨必有落,与其买下质量难以保证的商品放在家里闲置不用,还不如买成国库券来获取较高的利息。抱着这种想法,他不但不断地买进国库券,对同事们低价抛售的国库券,他也尽力买下,果然不出吴某所料,到1990年抢购风一过,物价涨幅减缓甚至发生回落,而他兑付的国库券净收利息几千元。再加上用本金购买进一批国库券,3年内收进国库券利息万余元。
在投资债券时,不论是选择长期获利投资,还是选择技巧性投资,都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所了解和预见,做到因时而动。如果经济处于上升阶段,利率趋于上调,那么这时投资债券就要慎重,尤其是在债券利率属于历史低点时,就更要慎重。如果此时选择的是长期获利投资,到期后反而可能低于同期存入的储蓄收益。因为债券利率一经发行就是固定的,而储蓄利率则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例如1984年的国库券期满后每百元获利72元,而同期存入的储蓄每百元却可获利125.23元,其结果比债券投资收益高出了74%。
反之如果经济走向低潮,利率趋于下调,部分存款便会流入债券市场,债券价格就会呈上升趋势,这时进行债券投资可获得较高收入,尤其是在债券得率属历史高点时,收益更为可观。1990年全国市场疲软,彭某感觉到国家还会下调银行存款利率,减轻企业利息负担。于是他在1992年初购进一批H手国库券。1991年4月银行利率下调后,国库券价格上涨,他于7月卖出了年初买进的国库券,获利颇丰。无独有偶,1990年初春,文某连续分析了各报刊有关存款利率的文章,以为国家可能会降低利率,于是把手中闲散资金2000元全部买成保值公债。在买进的第二天,国家果然降低了一个多百分点的存款利率,文某高兴的心情与未来的收益都是可想而知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