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0年的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个意味深长的对比:一方面是不少互联网企业的困难、困惑和失落,另一方面是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应用正在广泛兴起。前者以其喧哗热闹的,后者则是悄然发生的;前者依然透出一股浮躁和不确定性,后者则以其坚定不移的步伐昭示着中国互联网事业未来的希望所在。
正如君思电子商务早已经指出的那样,中国电子商务已经走过以IT 厂商和媒体为主角的第一个阶段(1997年至1998年),正在走完以电子商务网络服务商为主角的第二阶段(1999年至2000年),即将走入以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为主角的第三个阶段(2001年开始)。
 
 
  历史必将表明,发生在2000年的企业互联网应用、电子商务应用和e转型的重要性决不仅限于企业,决不仅仅意味着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对整个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事情,这是中国互联网事业、电子商务事业的真正的转折,这是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到来的标志。
一、企业应用大势初成
企业互联网应用在2000年呈现出非常好的势头。
经过两年的准备,联想电脑的企业资源计划(ERP)开始运行,大大提高了联想电脑的业务处理能力,成为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一个示范。长虹、海尔、TCL等家电企业在企业上网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互联网应用,正在初步形成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商务信息、管理和交易体系。
证券业的互联网应用更加不在话下,在2000年4月网上证券委托交易的法规出台以后,证券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时期。PA18保险网站的推出标志着保险行业开始规模化进入互联网领域,互联网开始成为保险行业的有力工具。
在流通业,百盛集团开发的E-BIZ电子商务全面解决方案第一期工程完成,运用互联网向供货商订货开始成为现实。
青旅在线基于青旅集团的传统优势资源,以互联网为平台的推出网上旅游服务,为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应用开辟了新的天地。
总体上说,企业互联网应用的大趋势在2000年已经初步形成,这种势头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行业分布较广:既有新兴IT企业,也有传统制造业,还有流通业、证券业、保险业和旅游业等;
2、较有应用深度:很多企业已经走出了企业上网或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阶段,向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层次提升,甚至通过互联网进行企业内部和外部业务整合、建立和发展虚拟企业。
二、应用模式日趋多样
2000年的企业互联网应用模式呈现出日益多样化的局面:
1、企业上网快速发展
在政府和网络服务商的推动下,企业上网在200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国家经贸委和信息产业部等组织的中国企业上网工程的目标是2000年实现小型企业100万家,中型企业1万家,大型企业100家上网。各类企业上网数目在三年内实现每年递增100%。
不少企业网站开始摆脱原先常见的单纯的信息发布样式,开始重视网站作用、丰富网站内容、配套后台建设,增加客户服务(call center)、订货、交易和网上支付等功能,进一步发挥网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