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知,搞调查,掌握情报,还有一法,用间。间,间谍。通过"间"获取对方的消息与情报。
《孙子》专门列有一篇内容是说间的,那就是《用间篇》。孙武对间的认识高明极了,其高明处起码有四点:一、十分强调间的重要,从政治、军事、经济等角度论说"间"的意义。说长期厮守战争,不知用间,结果是"兴师十万"、"内外骚动"、"相守数年"。认为不知用间的人是"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认为"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用间"。二、认为"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是"先知",不是"取于鬼神",是"知敌之情者也"。三、主张重间不重财,舍得花"爵禄百金"去用间,主张"上智为间"。四、对间作了科学分类,"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
孙武说:"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是说,军事较量没有比用间更可亲密重要了,赏要优惠,议事要机密。用间是军争中一种常法,是取胜的重要手段之一。《吴子·论将》训:"善行间谍,轻兵往来,分散其众,其其君臣相怨,上下相咎,是谓事机。"古往今来,利用这个"事机"取胜的例证太多太多了,据孙武说:"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古人都把伊尹(尹挚,商朝的开国大臣)、吕牙(吕尚,周朝的开国功臣)视为圣人,但他们也是间,因为他们分别在夏、在商为间,使商兴、周兴。汉陈平使计离间了项羽与范增的关系使项羽败。齐田单纵反间于燕,使燕失了大将乐毅遂败。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因为用间的重要,古人今人都有人在研究它。清人朱逢甲专门写了一本用间的专著--《间书》,现代关于谍报学那类的书更多,一些军事院校还开设了这门课。
上面说的是古军事上的事,我们议论现代经营竞争的事。现代人用间绝不仅仅在军事领域了,它的触角伸向政治,伸向科技,伸向经济。日本《正论》1987年7月载文介绍了当今世界高级技术情报战的情况,认为围绕高级技术问题,不但美国、苏联在校量,而且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也都在夜以继日地进行虚虚实实的较量,较量得无所谓盟军、友军可言,有的只是本国的利益。据美联社报道,苏联利用各种途径得来美国秘密情报弥补了与美国的技术差距,苏联最新的喷气式战斗机"苏--27"型和"米格--29"型飞机上先进的射击控制雷达技术就是抄袭了美国"F--18"战斗机的秘密,使苏联节省了大约5年的研究时间,节约费用5500万美元。这种用间窃情报,企业间也在进行。美国最大的50家公司中,有4/5在最近三年中增加了谍报费用开支,有的公司公开宣称他们设有刺探情报的部门。著名的 通用汽车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就设有这样部门,他们平均每家公司花在情报上的开支有45万美元之多,有的公司不是以生产产品为业务,却是以传授如何刺探商业情报知识为营生的。美国华盛顿律师,著名安全问题专家贝奎说得很坦率:"在美国,现在是小公司偷大公司,大公司偷小公司,人人都在相互偷窃。"
间,孙武归纳为五种,即因间,又称乡间,"因其乡人而用之",是说利用敌国的乡里人为间;内间,"因其官人而用之",是说利用敌国官员为间;反间,"因其敌间而用之",是说敌人派间谍来做间,我将计就计,收买之或利用之,在这个间身上取得敌方情报;死间,"为逛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故意散布假情况,让我方间谍知道而传播给对方,敌人上当后,往往要处死他;生产,"反报也",是说这类间谍被派往敌方搞到情报后,能活着回到我方回报那样的人。
上面所以不厌其烦地把孙武列数的五种"间"摆出来,是说这五种间的当前国际政治科技经济以及企业管理交往中仍然存在着,不懂这五种间是要吃亏的,这是可以用例证作证明的。举经营竞争的例。最早,丹麦啤酒酿造技术很有名,有一个日本资本家想窃取其中工艺。这个资本家在丹麦一家啤酒厂门前来回寻找机会想进入工厂而不得,却塞进这辆汽车车下面。这个资本家就是用这样苦肉计的间术,以断一条腿的代价换得了技术,然后扬长而去,回国后办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啤酒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