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宗馥莉辞职是一个在特定股权结构、家族纠纷和市场竞争压力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月10日晚,多家媒体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并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这场中国饮料帝国给中国商业史带来的变革深思,还在继续。和上一次提出辞职不一样的是,在外界看来,这位性格刚毅的女性帝国继承人已经做好了一些必要的铺垫,在不断切割与“原生家庭”的联系,用自己的意志重新塑造一个自己的世界。
据媒体报道,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宗馥莉此次辞职,是因为商标使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宗馥莉从娃哈哈辞职,直接原因看似是“娃哈哈”商标使用的合规性问题,但背后更深层的,是她在复杂的股权结构、经营理念冲突以及巨大的业绩压力下,最终选择另起炉灶。
自宗庆后先生离世后,娃哈哈这家国民企业确实经历了一系列严峻的挑战。记者梳理了娃哈哈经历的四个主要危机事件,包括控制权与治理危机,品牌使用与传承危机,家族成员带来的法律危机,以及娃哈哈在激烈市场竞争下未来的走向,这些都需要宗馥莉来解决,而任何一个危机处理不当,都可能导致这一饮料帝国的崩溃。
在控制权与治理危机上,最受限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掌控存在着无法调和的矛盾。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2月,注册资本约5.26亿元人民币,由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持股24.6%)共同持股。 杭州市上城区国资实际上是单一最大股东,这意味着,“娃哈哈”品牌的重要决策,包括宗馥莉能否继续使用此品牌,都需要得到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这种根本性的制约,是导致后续一系列变局的制度根源。
这种制约也让娃哈哈下定了决心另起炉灶。此前,一份《关于开展2026销售年度经销商沟通工作的通知》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这一事件也引发市场震动和经销商体系动荡。 这也表明,宗馥莉通过其控制的宏胜集团注册了该商标,想要摆脱原有的束缚,但也意味着要放弃“娃哈哈”这个拥有近40年历史的国民品牌所积累的无形资产,市场接受度存在巨大不确定性。
另外,创始人宗庆后家族成员的复杂性,也带来了遗产诉讼的麻烦。三名自称宗庆后非婚生子女提起遗产诉讼,香港法院冻结相关资产,这不仅关乎家庭内部财产分配,更直接影响到宗馥莉在娃哈哈的股权比例。
最后是饮料行业的瞬息万变和极度内卷,导致了任何一个品牌都只能在小心翼翼的情况下拼劲全力去谋生存发展,这无关消费者对任何一个品牌的忠诚度。近年来,娃哈哈面临着核心产品AD钙奶销售额下滑,纯净水市场份额下跌,以及渠道转型困难,线上销售占比低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传统饮料企业面临现在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所需要迫切进行的转型升级问题。
总而言之,宗馥莉的辞职和娃哈哈的动荡,是一个在特定股权结构、家族纠纷和市场竞争压力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是一个企业传承失败的典型案例,也展现了宗馥莉在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制约时,另起炉灶的决绝选择。 对于娃哈哈而言,未来的道路充满挑战,能否成功承接消费者的情感与认可,庞大的经销商体系是否会因此动摇,都是决定其能否重返辉煌的关键。 (记者 程行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