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来往“变脸”放弃与微信正面竞争


[       更新时间:2014/4/21  ]     ★★★

        摘要:来往V5.0的推出,不单单换了个Logo,换了个主色调,更根本的是来往战略来了个180度大转弯。放弃与微信的正面竞争,由IM(即时通讯)向SNS(网络社交)全面转型。“变脸”后的来往会有出路吗,来往二度出发,还将面临哪些问题?


     上周,来往V5.0正式推出,并先后登陆Android和iOS两大平台。不同于之前的简单版本升级,来往这次是个彻底“变脸”:换了新logo,也换了主色调,同时类微信功能淡化,转而主打“扎堆”。阿里来往负责人邹孟睿表示,来往战略将从即时通讯转向兴趣社交。

     避开微信成不二选择

     在新版来往中,扎堆成了最核心的功能,但有一个细节却更引人注意,来往上面的扎堆动态可以在微信好友和朋友圈中进行分享。在阿里和腾讯相互封杀成瘾的状态下,来往与微信的这种分享,可以说是"两者已不构成竞争关系"的最好注脚。

     来往负责人邹孟睿在与媒体沟通中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邹孟睿称微信为封闭式的熟人社交圈,并不能满足陌生人或半熟人之间的兴趣社交,未来也不可能涉足这部分领域,因为这将从根本上破坏微信的产品属性。而来往未来要满足的就是“兴趣社交”这部分需求。

     可以看出来往已放弃与微信的正面竞争,转向一片微信触及不到的新区域。可以说这是一种明智之选,同时也是一种无奈之选。毕竟在即时通讯这个领域,微信已成为一个携6亿用户的超级“巨无霸”,赢者通吃,任何类微信产品与微信正面竞争都毫无胜算可言。

     阿里自去年9月推出“来往”以来,砸重金、甚至是全员推广,但结果也成效不彰,历经一段时间强势推广后陷入沉寂期。靠着马云在来往里面不时的发文,来往还能勉强维持热度,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转型已成为必然。

     还需“摸着石头过河”

     但来往为何选择“兴趣社交”作突破口,或者说为何将“扎堆”作为主打,恐怕还有很大的偶然因素。

     来往自推出扎堆功能以来,热度表现一直不错,尤其是从去年平安夜开始,李连杰、文章、赵薇、任志强、史玉柱等名人先后开通官方扎堆,加之马云亲自运营“江湖情”,引发大批网友迁来来往,同时也有不少用户开通了自己的扎堆,“扎堆”更是火热一时。

     来往的整体“遇冷”和“扎堆”的局部火热,无疑给了阿里启发,急切寻找转型出口的来往得以找到了一个可以操作的切入口。在新版V5.0中,阿里对扎堆功能进行了大面积优化,推出一系列扶持堆主的政策,同时还专门推出一个“扎堆节”进行特别推广。来往力图利用扎堆,做大兴趣社交的意图可见一斑。

     但兴趣社交的体量是否足够撑起一个新的移动端社交工具,这依旧是个疑问。对于来往来说,下一步如何运营,显然还没有一个成功的范例可以借鉴,来往后面的每一步,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包括来往未来的商业化,与阿里系其他产品等融合问题,目前看都还言之尚早。

     来往负责人邹孟睿谈及来往未来战略时也表示,来往目前主要是立足于为陌生人兴趣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帮助提高扎堆内容的好玩性和互动性。至于未来是否会与阿里系的其他产品,如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等产品进行融合,只能说有可能,但短期内不会,目前来往的精力还是放在如何做好一款纯粹的兴趣社交产品。

     绕不开的审核问题

     此外兴趣社交还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内容的难以把控,因为兴趣涉及的话题千差万别,除了诸如唱歌、旅游、美食等大众话题外,可能也会涉及到时政、意识形态和低俗甚至色情的内容,这个时候的内容审核问题就会变得不可避免,尤其是社交产品越壮大,这个问题将会越加突出。

     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豆瓣,作为一个在PC端较为成功的兴趣社交产品,曾多次遭遇内容审核问题。豆瓣甚至做出明文规范,明确把时政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话题作为全站范围内不欢迎的内容,当然同时还伴随着对相关话题的“封、删、禁”。豆瓣整体的活跃度也受到了审核问题的影响。

     来往将自己定位于移动端的SNS工具,必然也绕不开上述话题内容的审核问题,豆瓣面临的,来往恐怕也要面对。此外,新版来往增加了敲门的功能,定位于陌生人的兴趣交友,这样让人多少能联想到陌陌,陌陌的经验教训,来往也不可不鉴。

     对于来往的此次转型,互联网分析人士葛甲表示,来往开始与微信走差异化路线,这无疑是对的,并且在SNS这个领域,目前还没有一款成功的移动端产品。来往切入的是一片空白区域,发展前景看好。但未来发展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兴趣社交的内容审核问题也将暴露出来,如何恰当的处理内容审核,这对来往团队来说是个考验。

     加大审核力度,将可能降低用户的活跃度,放任审核问题,可能会给产品带来灭顶之灾,对兴趣社交产品而言,这个问题难以回避。

     结语

     显然阿里并未想将“来往”搁置起来,反而积极寻求转型,放弃与微信正面竞争,发挥自己特色,立足“扎堆”,主打差异化。转型之路比如问题种种,不敢妄言肯定成功,但方向应该是没错的。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爱马仕打折特卖会揭开大牌面子和里...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聚美优品IPO谎言移动端数据派遣...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