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李嘉诚撤资开始,到随后的王石(微博)、潘石屹(微博)出售旗下股份和项目,再到各地楼市投资客传出的集中抛售,以及10月份各种房地产相关数据的反转,直至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释放的增加土地供应信号,这一连串的事实片段放在一起,似乎不再是那个“狼来了”的故事。
而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市场层面反映出的供需变化与政策层面释放出的改革信号,使得房企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局面。尽管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全文并未提及房地产,房企却从公报的字里行间触及市场化改革的深意。
“从公报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未来市场的作用会更加受到重视,而平抑房价的任务则通过增加土地供给来解决。”北京一家大型品牌房企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未来楼市的供应结构是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高端有市场的三元供应体系,所以未来房企的业务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化。”上述北京大型品牌房企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记者发现,目前已经有一部分开发商有意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中高端市场。而这也意味着,未来满足普通购房者自住需求的住宅价格将有望被拉低。
此外,对市场走势敏感的开发商也已经开始寻找自己的退路,从国内市场中抽身。
这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当属李嘉诚。从今年8月份开始,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以及和记黄埔便相继抛售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和广州(楼盘)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
中房信市场研究部总监薛建雄称,李嘉诚是跨越周期投资的高手,选择在现在的时间点退出,潜藏的信号说明他或许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高风险区间。
很明显,地产大佬王石也从李嘉诚的动作中有所感悟。“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王石在7.3万元/平方米的农展馆地王诞生时评论道。
当然,不仅只是提醒,万科近日被曝出抛售旗下杭州公司部分地产股权达30亿元。据专家分析,此举意味着万科资金退出房地产已经开始行动,是受李嘉诚的启发,抛售房产准备过冬。
此外,近日有媒体称,SOHO中国正为上海三个项目寻找买家,其中包括虹口区的两个商业项目以及静安区的一个商住两用复合设施。
不过,在众多业内分析人士眼中,当下楼市高温的始作俑者仍然是日益推高的地价。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而言,“地价推高房价”仍然是难以破解的魔咒。
“2002年以来中国的房价一路上涨,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尤其是土地制度中存在一些根本的体制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陶然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与十七届三中会提出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有所区别。
“目前,一线土地市场明显过热,各地地王频出,这给后市带来不小的潜在风险。”国泰君安一位房地产分析师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土地市场方面释放的改革信号有望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土地供应来降温。
“失去对土地资源的控制权,地方政府要安排项目就会变得很困难,土地流转之后,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会大幅降低,所以管理模式和利益调整都存在非常大的困难。”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邹晓云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