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实体零售业频频放出撤店关门信号


[ 中国品牌总网      更新时间:2013/10/11  ]     ★★★

        摘要:众所周知,实体零售业频频放出撤店关门的信号,仅2013年上半年,就有王府井洋华堂劲松店因亏损被迫关闭;沈阳伊势丹因销售业绩持续不佳关门歇业;无锡大洋百货、广百百货武汉店被迫撤场”等消息传出。


伊势丹6月1日撤离

     实体零售业频频放出撤店关门信号:不得已的苦衷

  今年上半年,零售行业时不时地传出出售与并购的消息,尽管实体零售境遇的确不佳,但此前百佳欲出售的消息已经让零售商们坐立不安了。

  众所周知,实体零售业频频放出撤店关门的信号,仅2013年上半年,就有“王府井洋华堂劲松店因亏损被迫关闭;沈阳伊势丹因销售业绩持续不佳关门歇业;无锡大洋百货、广百百货武汉店被迫撤场”等消息传出。

  据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共同发布的《中国零售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2012年的中国零售业销售增幅创下了十几年来的最低。报告预测,未来几年,以连锁企业为代表的零售业仍将处于慢增长期。

  业界普遍认为,实体零售商面对的主要问题,除了各大电商巨头的重重包围外,还有以下一些重点问题:租金成本逐年呈倍数增加;全球经济不景气下的消费放缓;人力成本和生产成本的的同步增长;税费依然很高导致原价微升却利润下降;各商场百货商圈的商品同质化严重难以勾起消费欲望。

  关店、出售、寻找合资伙伴,当这样的消息越来越多的时候,国内大卖场的洗牌年遽然降临。在集体唱衰下,实体零售商在忙着关店止亏的同时也要深度思考了。

  宏观经济不景气

  自去年起,乐购、沃尔玛、家乐福等多家外资零售出现了在华扩张放缓、关闭门店的现象。今年4月沃尔玛更是遭遇连关3店的“尴尬”。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导致零售行业销售增速减缓的主要原因,便是宏观经济的不景气,今年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导致终端消费不畅。

  之前只是不堪重负的中小零售企业不时关店,现在就连跨国巨头关店也成了家常便饭,不利于市场稳定;而无论是内资、还是外企,在华的零售企业利润下滑更是不争的事实,有的甚至是持续的负增长,行业竞争力明显下降。

  有业内专家认表示,宏观环境偏弱尤其对一线城市中高端百货销售不利,加上新店和促销费用增量,很大程度上导致百货零售业上半年收入仅个位数增长、净利润大幅下降。

  “连锁零售企业从起步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成为流通领域中的主导力量,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达到11%左右。但是近年来,连锁零售逐步从快速发展过渡到稳定增长期。”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介绍说。

  的确,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实体零售的形势始终严峻,且并无短期内好转的迹象。对于超市零售业态遭遇的发展“寒冬”,中研普华分析师指出,一方面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经济减速带来的影响波及了所有行业,零售业首当其冲,衰退的消费需求增长直接影响了行业的盈利水平。另一方面是超市型业态本身的模式弊端,比如渠道过长、中间环节过多。随着现代消费方式的改变,网络消费对传统百货业态造成了巨大冲击。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商业零售业的老牌企业纷纷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已经开始放下身段向正确的方向靠拢。家电大佬国美为了实现业绩突破,先后进入了当当网和天猫平台。凭借于此,国美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扭亏。老牌百货王府井也在不久前收购了春天百货,试图借用外力弥补在购物中心和奥特莱斯业态的资源不足。

  不过,类似于国美和王府井这样的老牌零售巨头又有多少呢,在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零售商们坐等的好日子何时才能到来呢?

  利润被“吃空”

  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排名前100的零售企业,在租金、用工成本和电费等费用上,分别经历了21%、20.5%和16%的上涨。据悉,在专业店、超市、百货等实体店零售企业销售增速放缓的同时,随着人工、租金等经营成本的快速攀升,其盈利能力不断下滑,利润率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

  另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排名全球前三的外资零售企业沃尔玛、家乐福、乐购去年在华开店幅度同比平均降低27%,且都出现了关店现象。2012年10月,家乐福绍兴镜湖店关闭,其在中国市场从2010年-2012年已连关6家门店。此外,今年1月初卜蜂莲花关闭了持续亏损的北京草桥店。

  更有传言称,沃尔玛内部已明确在2013年至2015年将陆续关闭100家不盈利的门店。这相当于其要关闭约1/4的在华门店。关店是外资零售商们不愿提及的话题,它折射出在目前零售业在四面楚歌下,零售商的利润正在趋薄。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对上市公司年报的整理,2012年,零售百强企业中,29家上市公司净利润率中位数为8.8%,较2011年同期大幅下降11.6个百分点;合计净利润为118.0亿元,较2011年降低8%,29家上市零售企业中,有11家净利润出现下滑。

  在这种背景下,一向表现光鲜的外资零售企业,也呈现出影响力下滑的迹象。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进入百强的外资零售企业共有22家(仅指实体店零售企业),数量与上年持平,22家外资零售企业实现销售额4089.5亿元,占百强销售总额的比重为17.2%,占比比2011年下滑0.4个百分点。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长郭戈平分析认为,经济增速减缓、消费明显不足、局部市场饱和等因素都使得连锁企业单店亏损比例在增加。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钟升指出,近年来在零售业成本居高不下、投入难以为继、收益大幅下降的同时,“三高”问题(人工成本、能源费用、商业租金高)带来的压力日益凸显。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显示,2012年以大型零售企业为主的中国连锁百强企业平均房租较上年上涨21%、人工费用上涨20.5%、水电费上涨16%。

  根据申银万国行业分类,零售业74家上市公司2012年“成绩单”已公布,从净利润来看,业绩增长分化明显,其中依靠老店增长的百货公司业绩几乎全线下滑,家电连锁、超市等同样增速放缓。具体来看,百货零售子板块营业收入增长9.55%,净利润增长11.94%;专业连锁子板块营业收入增长14.58%,净利润大幅下降38.9%;商业物业经营子板块营业收入增长14.74%,净利润同比增长30.14%。

  过去实体零售发展唯一秘诀就是开店,新增店铺意味着更多销售收入,针对供应商更强的议价能力和更低的进货成本,可如今行不通了。人们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不可否认,传统零售业表现低迷已成不争的事实。

1 2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沃尔玛布局多元化战略 购物中...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互联网时代的餐饮业如何度过困境与...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