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中小服装品牌突围路线图


[ 中国品牌总网      更新时间:2013/7/8  ]     ★★★

        摘要:北京国贸一期的星巴克因扛不住高昂的租金,关店了,微博上因此有人约架,争议到底是不是电商逆袭而导致的。姑且不论星巴克关店是不是电商造成的,但实体店铺背负的高昂的租金对于诸多服装品牌而言,则是有切肤之痛,早就有人说了,服装企业其实是给房地产老板打工,一年辛辛苦苦挣点钱,最后到落到房地产老板的口袋里了。

 

    4、双飞期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无论电商怎么发展,实体渠道如何演变,但从根本上来说,电商和实体渠道不是谁灭了谁的问题,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这二者之间应该是互补、互利的。我相信这些中小品牌通过痛苦的调整、摸索,一定会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到那时,就会做到:线上线下、双翼齐飞的局面,这应该是一个品牌最为健康的渠道布局和运作策略,当然,不排除某些品牌只会二选一,但双翼齐飞应该是主流。

      以上就是中小品牌在电商运作方面所经历的几个不同时期,从中能看出中小品牌在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和发展脉络,从观望、兴奋、倒逼,一路走来,着实演绎了不少品牌发展的成败浮沉的悲欢心境,所谓几家欢喜几家愁,只为品牌能出头。

      那这些深陷围城之痛的中小品牌该如何在竞争日渐加剧的电商市场杀出一条路来呢?如何才能够打胜这场只能胜不能败的突围之战呢?且听下回分解!

    三、打胜突围之战

      我在《内衣终端生死劫》中提到过品牌电商运作与实体渠道之间的矛盾,并为此做出了粗略的几个解决思路,但这是不完整的。但中小服装品牌遭遇的困境和内衣品牌如出一辙,甚至过犹而不及。

      摆在中小服装品牌面前的问题很清晰:1、电商是一定要做的,那么如何平衡线上与线下的冲突?2、如何有效的解决现有代理商和店铺的利益?其实,就这两个问题,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则实体渠道稳定、电商就可以大展拳脚。

      我们讲中小品牌的围城之痛,就是因为没有解决上面的2个问题所致,才处处掣肘,有力无处使,所以,中小品牌的突围方向就是:一、进军电商,二,优化实体。

      先讲第一个方向:进军电商。多次讲过,这是大趋势,这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革命带来的商业革命,是传统商业向电商转变的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那个攻击我的专事实体渠道培训的大师可能要失业,但倒在这种大趋势之下被历史车轮碾过的牺牲品又何止这个大师呢?所以说,中小品牌无论面临何等困境,只要尚有余力,就必须全力以赴的去运作电商。如果说,10年之前的观望尚属正常,按捺住12年之前的兴奋也可理解,但现在,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这是电商的最后末班车,错过了,估计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第二个方向:优化实体。怎么讲?中小品牌在实体渠道方面,一直以来都是重拓展,轻管理。这到和国内经济的发展造成的污染一样,走的也是重发展,后治理的路子。现在好了,有人说,经济发展造成的污染基本可以抵消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中小品牌差不多也是如此,前期一口气跑马圈地,撒开脚一路狂奔,全国各地开店,全面开花,但恶果就此种下。有报道数据显示,李宁、匹克、特步等七八家运动品牌去年关闭了4000至5000家门店,这是上市公司的数据可以披露,公众才得以知晓,中小服装品牌的数据无法统计,但加起来估计也不会低于这个数字。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小品牌必须优化、调整实体渠道,对于代理商的运营能力进行改造,对店铺的盈利能力做提升,稳固实体,才能抗御即将来临的暴风雨。

      这两个方向是中小品牌必须要正视和切实去做的,要根据品牌的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行动方案,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明确了方向,那么突围的之战的方案有该如何呢?

1、区隔制

      很多中小品牌的纠结大多数都是源于线上线下同一个品牌,这就造成了实体渠道的不满,品牌在天猫卖的价格比他们的进货价还要低,他们当然就不干了。顾客进店一看,网上要便宜一大截,试完衣服就回去在网上买了,店铺沦为电商的试衣间了。目前实体渠道愤愤不平的原因皆源于此。

       实体渠道的情绪难以安抚,也对品牌的电商运作形成了干扰,不能天天听代理商投诉置之不理啊。因此,很多品牌索性不做电商,省得代理商为此火冒三丈。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实行品牌区隔,线上与线下用不同的品牌来进行运作,有人说了,两个品牌不同运作,品牌没有这个实力,光做货就压死厂家。但反过来想想,做得好一点的品牌,哪个仓库不得有个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库存呢?这些库存与其放在仓库看着闹心,还不如踏踏实实的用来做电商,改一个吊牌的事情。品牌不同了,代理商也无话可说。虽然都是同样的产品,但在同质化已经严重连厂家自己都分不清哪个是自己的货的当下,普通消费者就是钛合金眼睛也难以区分。

      那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很多中小品牌不愿意去干呢?源于很多老板还真当自个的牌子还是个品牌,觉得这样有损自己的招牌。但真心讲,目前这些个中小品牌还真不是品牌,充其量也就是个渠道品牌。所以,只要中小品牌的老板能够放下这虚无的品牌自尊心,这事就可以顺利解决。

2、股东制

      中小品牌要么缺乏资金,要么缺乏市场运作能力,在目前这样的环境坚挺下去,有些勉为其难,对于渠道的运作也是有心无力,鞭长莫及。而且,目前的代理制对于代理商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双方的博弈虚耗精力,往往还不欢而散,与其这样彼此提防,不如更加紧密的捆绑在一起,抱团作战。

      让代理商入股品牌,成为品牌的股东,即可解品牌的资金之困,又可以稳固一方市场,一举两得,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这样对于品牌运作电商,就变得极为可行,大家都是股东了,一家人,还不好商量吗?

3、配送制

      目前很多代理商其实就是品牌在区域市场的配货中心,给下面的店铺进行配货,既然能给终端配货,那干嘛不给电商就地配送呢?只要给代理商合理的配送佣金,这事就是顺理成章。即可以减少厂家的配送成本,又可以提升代理商的销售,有效消化代理商的库存。

4、O2O制

      品牌要做电商,但实体渠道的形象展示、体验也是绝不可少。既然现在很多终端店铺难以生存,中小品牌应该就此对店铺进行调整,对店铺形象进行提升,将一部分店铺升格为品牌形象展示中心、品牌文化宣传中心、产品体验中心,实行店铺体验、试穿、网上下单——就此就形成了品牌的O2O模式的建设。

      O2O模式的建设将有效解决因终端店铺的生存困境而带来加盟商的负面情绪,也就此提升了品牌形象,随着O2O模式的展开,让消费者切切实实地能够感受到品牌的文化、产品、体验的魅力,这将大大提升品牌的口碑,将为品牌培养更多的忠诚的粉丝。

 
      以上4个不同的解决方案,每个品牌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思考,在确立了进军电商、优化渠道的大方向下,或取其一,或进行组合拳,总之,要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无论怎么样,国内的零售商业的变革都已经来临,电商运作已经摆在每个中小品牌的面前,虽然很多品牌失去了电商运作的先机,但能不能赶上电商的末班车就看各自的战略抉择了。当有人已经在为证实星巴克关店是因电商所致而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所有的犹豫、狐疑都只会让自己坐失最后的历史机遇。

      我相信作为在国内市场摸爬滚打、历尽千辛万苦的中小品牌一定也能在此历史关头做出最明智的选择,再创新的品牌传奇,对此,我满怀信心。


 
作者/来源: 卢晓周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鲲鹏移民荣获2013年美国金牌移民服...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黄金买涨不买跌 老凤祥:假错...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