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消息称京东年内广告收入近2亿元


[  网易科技    更新时间:2012/11/26  ]    

中国品牌总网讯 11月25日晚间消息,游戏联运、应用商店、金融服务……京东流量变现的触角四处开花,低调吸金的同时也饱受非议。实际上,开放平台上最“简单粗暴”的流量生意——广告,今年已经为其输入近2亿元的营业收入(且第三方广告平台尚未推出)。电商的流量生意该怎么玩?淘宝“商业地产”的模式,到底适不适合B2C?

京东今年广告收入近2亿元

“京东今年的广告收入接近2亿元。这个数字比较可观,因为他们还没推出商业广告平台,只是依靠首页几个简单的展示广告位”,亿玛在线总裁柯细兴对网易科技表示,现在开放平台做广告正处于一个黄金期,其收益模型是倒挂的:获取流量的成本在下降,而售出流量的价格在提升。

精于电商流量生意的亿玛,直觉并没有错:Alexa数据显示,京东近一周来的日均IP为532万,日均PV为7100万,这样的数据,在资讯门户、微博、网址导航等“流量大户”眼中,不值一提,但贵在精准——所有广告受众都有明确的购买需求,这就够了。

来看看京东广告的战绩:2010年底推出广告平台,刘强东采访时透露,当年广告收益是1000万元;据了解,2011年京东广告收入约为4000至5000万元,今年接近2亿元。开放平台初期,刘强东对广告业务的预期是2015年达到5至7亿元。目前看这一规模可能会提前实现。

低调开发的开放平台广告系统,或将加速这一进程:今年9月,媒体报道京东正研发供第三方平台商家使用的广告系统,官方也证实了这一消息,但模式和推出时间待定。坊间猜测,广告平台或借鉴淘宝“直通车”,采取按效果付费的模式——而这一业务已成为淘宝重要的利润源。

打开京东首页,只有右侧为数很少的品牌和活动展示位可出售,没有横幅广告和滚动广告,这样近乎简陋的广告模式一年轻取两亿元,抢的是谁的饭碗?

“IT产品、资讯垂直网站”,一位IT媒体销售如此总结。近两年来其供职的垂直网站广告销售下滑严重,他认为与广告主转向电商有关。“垂直IT网站的核心价值在于产品信息库和用户评价,现在这些内容电商网站上都有,喜欢了还能直接购买,用户慢慢流失了,广告价值下降。我们广告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厂商的品牌/新品广告,这部分向电商转移比较多;另一部分是线下经销商的位置推广,电商搞得线下没钱赚,自然也不出广告费了”。

京东官方对广告销售数据未予置评。
广告之外:开放平台大生意

上周五的网上零售年会上,刘强东透露,今年预计完成600亿元销售额,明年实现单季盈利。几亿元的广告收入,贴补运营尚可,但不会是重心,开放平台还有哪些令人心动的大生意?

一:销售返点

京东开放平台合作商家分为几类:FBP(京东全权负责采购销售)、LBP(商品无需入库,用户下单后,卖家发货到京东仓库,京东开发票)、SOPL(商品无需入库,用户下单后,卖家发货到京东仓库,卖家开发票)、SOP(商家直接向消费者发货并开发票),其中FBP、SOPL、SOP合作,京东收取销售额15%作为佣金。京东内部预计今年开放平台交易额140亿元,按整体15%佣金粗算,这部分收入超过20亿元。

二:沉淀资金的生意

来自开放平台的沉淀资金主要包括两部分:保证金和账期。

加入开放平台,首先需要交纳1~5万元保证金。POP平台招商负责人年初透露,加盟商户已超过6000家,年内预计到1万家,这意味着单数保证金一项的长期沉淀资金已有数亿元。

账期方面,京东对外招商公开的资料显示,按月结算,月底出当月账单,下月10~15日打款,资金实际停留时间超过15天。每月十数亿级别的短期沉淀资金,加以利用也可以产生收益。

三:线上/线下资源贩售

广告只是开放平台中最原始粗犷的可贩售资源,能卖上大价钱的还有:仓储和配送服务、数据挖掘服务等。

京东6月获得快递牌照,不久前宣布将向第三方商家开放快递服务。合作模式中FBP、LBP、SOPL均由京东提供快递服务,需求广泛;仓储方面京东也提供入仓保管等多项服务,并收取费用。

基于用户购买行为分析得出的数据挖掘,可能想象空间更大:京东通过订单分析和消费者跟踪,为供应商提供产品精准的销售和行为数据,进而帮助其决定库存,甚至影响生产和设计环节。未来以销定产,在深入的数据挖掘的前提不难实现——当然,你得愿意为这部分数据付费。

“包租公”不好做:后端玩家搞不定前端?

流量的“包租公”生意谁都想做,但垂直B2C起家的平台新贵们,想要玩得转这一套却并不容易。

李国庆把以天猫为代表的平台型B2C比喻为线下的商业地产,品牌电商则是商业地产中的经销商,“各玩各的,商业地产收租金,经销商赚差价,挣自己那部分钱”。

但实际操作的情况是,随着电商销售/亏损规模迅速增大,以京东为代表的垂直电商开始试水开放平台,变现流量,尝试商业地产和经销商“两手抓”。

“这么玩难度很大”,天猫创始人、原当当网COO黄若认为,平台做的是促销活动、商品展示和商家管理,主攻“前端”;独立B2C做的是仓储、配送、折旧、供应商关系等工作,是“后端工作”,“玩法很不一样,极少有公司能两端同时做好,个人对零售企业转平台的行为,不是很看好”。

另一个现实的顾虑是,“亲儿子”和“干儿子”直接竞争怎么办?京东、易购、当当和1号店,国内几家转型平台的电商,几乎全部都是“两手抓”,自营品类也进行平台招商。这就决定了自营和供应商的竞争冲突,永远是摆在平台新贵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好乐买年终感恩季火爆销售 感...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电商挤压传统零售:线上线下难协调...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