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光进铜退,FTTH改造的高成本给企业带来的投资压力,也给宽带提速带来了困难。据了解,FTTH初期建设成本相对光纤入大楼(FT-TB)高83%,而在渗透率超过50%的情况下FTTH与FTTB的建设成本才会逐步缩小。
此外,相比铜缆,光纤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电话需要耗电,依据现在的电价,一年需要耗费25元。二是光猫(泛指将光以太信号转换成其他协议信号的收发设备)需要24小时开机,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可能成为火灾的诱发因素,并且导致电话的可靠性大大降低,假如大楼发生火灾,电源被切断,固定电话也将无法使用。
除了成本,缺乏业务应用也成为FTTH建设的一大硬伤。据悉,目前在国内FTTH的网络开通率只有1/10,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业务应用。有的用户表示,自从家里的带宽由4M被免费升级为20M的FTTH,除了感觉上网速度更快一些,都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他认为,没有更多的业务促使他愿意升级到更高的带宽。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敖立表示,FT-TH不单单是光纤铺设的问题,重要的是入户的带宽问题,如果仅仅是10M以内,没有必要用光纤,ADSL已经可以满足。他认为,这一轮的光纤入户能否真正取得成功还有待考证,但就目前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大规模部署FTTH还需慎重考虑。
中国电信集团北京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张成良表示,未来中国市场应以FTTH为主、FTTB为辅,让二者长期共存、互补发展。
供应商低利
虽然运营商集体宽带提速以及光网战略给设备商开辟了新的市场,但是这可能会是设备商在冬天里遇到的一场雨。
诺基亚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马博策表示,目前整个通信设备行业都在面临挑战。
据国内一位大型设备商人士透露,虽然市场份额不断增长,新产品和新技术的进展也相当顺利,但近几年光接入产品的价格每年复合降低率不低于30%,产品毛利率也变得越来越低,部分产品已经在盈利水平线以下,整个产业链面临巨大的挑战,这种严峻的产业链局面已经在市场上逐渐显现。
事实上,通信市场各个产业链条都经历过最早的暴利、到平利、再到微利甚至亏损的阶段,以后应该逐步博弈、反弹到平利时代。根据刚刚发布的各大设备商的财报,爱立信、中兴、华为、阿尔卡尔朗讯利润环比同比都在下降,2012年对于设备商来说,又是行业的一个冬天,寒意已经袭来。
设备商人士慨叹道,由于光网产业链发展非理性的问题,光接入网络虽然规模不减但盈利陡降,也同样面临着寒冬的考验。未来一两年,光网络能否一枝独秀,就要看产业链发展的态势和运营商设备采购的导向。
目前由于光网设备利润不高,设备商既有对光网扩容产生的市场容量的喜悦,也有对低利润现状无奈,从而导致动力不足。
面对光接入产品低价竞争的现状,设备商人士希望:首先,产业链上下游各方要认清形势、达成共识,避免进一步对产业链的破坏;其次,建议运营商加大对产品创新、产品质量、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关注,尽量避免价格决定市场份额的采购导向,尽量杜绝产品成本高于采购价格的非理性采购;第三,设备厂家和器件厂家,加大研发资源投入,优化产品设计和易用性设计,降低产品综合成本,提供性价比更高、创新性更强的产品,尽量减轻运营商设备采购压力。
上述设备商人士认为,在国家宽带战略下,光接入网络在规模方面预计在未来两年会持续稳中有升,但在残酷的商业价格战面前,预计市场会淘汰一部分小设备厂家,将市场份额向大的设备厂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