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新闻中心 >> 品牌聚焦

运动鞋行业将进入“大鱼”吃“小鱼”时代


[  信息时报    更新时间:2011/3/2  ]    ★★★

        摘要:业内资深人士周凯庆则指出,一味追求规模效应这一举动所引发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单店利润微薄的情况将难以改变。规模达到8000家,抑或10000家,这其实仅仅是个数字,对于商家而言并无本质区别。

  3月2日讯 2010年多个运动品牌业绩增长均超过20%,终端相继突破“7000店”规模,业内人士预测——

  日前安踏发布2010年全年业绩报告,并透露今年旗下各个品牌的总店面数将突破10000家,正式进入“万店时代”。不少业内人士预测,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三年内中国很有可能将孕育出一批终端规模达万店级别的运动品牌,整个体育用品行业“万店时代”指日可待。几大运动品牌瓜分市场的格局愈加明显,市场将呈现“大鱼”吞食“小鱼”的整合时期,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会长刘岳屏指出,这无疑预示着整个行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有关资料显示,凭借在冬奥会、世博会、世界杯、亚运会等各类体育赛事上的优异表现,去年国内几大运动品牌业绩增长均超过20%,终端规模相继突破“7000店”规模。依托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巨大市场空间,李宁、安踏、特步、361度等几大运动品牌纷纷朝着万店规模的目标前进。李宁公司首先表现出其雄心大志。李宁CEO张志勇表示,力争在2013年破万家门店。

  与李宁一样有万店规划的还有安踏、匹克等众多来自泉州的“晋江狼”。安踏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表示,截至2010年底,安踏专卖店数量已经超过了8000家,2011年旗下各个品牌的总店面数将突破10000家,正式进入“万店时代”。特步方面则透露,将在2011年开出800~1000家门店,包括巨星店、明星店、旗舰店、主力店等不同业态门店。

  361°、匹克、贵人鸟等品牌也早早制定了万店计划,计划3~4年内将门店数量拓展至10000家,上市之后这一计划的实施速度大大加快,这让它们的国际品牌之路走得更加坚实。谁将成为中国第一家拥有一万家零售终端的体育用品品牌?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认为,“万店计划”兴起的最根本原因,是巨大而又极具诱惑力的中国市场,以及中国庞大的经济型消费阶层;目前国内二三四线市场的巨大容量造就了品牌的开店冲动,在当地市场逐渐成熟,购买力持续提高的情况下,品牌商大规模“布点”是非常必要的。

  刘岳屏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万店”体现的是规模经济效益,“万店时代”的真正意义在于体育行业竞争白日化,决战二三线市场。在这样一轮新的扩张热潮中,粗放式发展模式依然是运动用品行业竞争的主要表现,门店、网点、代理商成为企业重要的资源,高速发展不仅仅保证资源的占有与控制,更为资本市场画下了一个漂亮又诱人的“大饼”。

  专家视点

  “万店时代”单店利润微薄或成“死穴”

  中国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表示,“万店时代”所折射的并不仅仅是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品牌实力的增强,更多还表现在市场整合的提速以及经营风险的放大。由于眼下品牌零售终端的扩张大多都以代理加盟店形式开展,代理加盟商对于品牌商的“扩张冲动”,并不是完全赞同的。竞争太激烈,品牌商的“疯狂”开店,使得代理商陷入“无利润”的尴尬之中。国内某知名运动品牌的代理商向记者透露,现在品牌商为布局市场、不计成本开店,要求代理商多开店,“这给大家带来很大压力。”

  业内资深人士周凯庆则指出,一味追求规模效应这一举动所引发的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单店利润微薄的情况将难以改变。规模达到8000家,抑或10000家,这其实仅仅是个数字,对于商家而言并无本质区别。即使这些品牌都能如期发展成为“万店”规模,也仍然是一种常规的获利模式。不可避免的是,单店利润的下滑正成为品牌大肆扩张后的最大风险,如何寻求更优的获利模式才是每个品牌要考虑的问题。

  除了引发品牌商与代理商之间的冲击之外,零售管理体系跟不上是另一大隐患。毋庸置疑,短期内大规模的终端扩展,一定会为企业带来更多成本负担,给品牌带来更多的管理、经营层面的挑战。李凯洛认为,万店计划除了考验品牌力、渠道力、资本力之外,产品力、传播力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过去那种靠成本、靠价格进行简单竞争立足市场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观念、创意、管理、渠道、终端、人才、文化底蕴等,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品牌的运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男装招商 女装招商 童装招商 休闲装招商 运动服招商 皮鞋招商 女鞋招商 男鞋招商 童鞋招商 鞋材招商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香港“奶粉荒”探查:不少门店仍在...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品牌李宁澄清商标虚假宣传风波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