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虽然中国电子外贸商务发展之路还不成熟,但已经有很多已经成熟或正在成熟的网络外贸的卖家在摸索与见证着中国电子外贸的跨时代的进步,而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通过网络在海外取得成功。
李杰谈到,在2004年到2005年间,电子外贸商品物流速度很慢,大多是通过香港的物流公司或中国邮政等平面物流的形式进行运输,常常造成交货时间延迟。为解决物流问题,有些卖家在2007年开始尝试在海外建立仓储,以应对圣诞购物季大规模网购交易。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现在对英国的网购交货时间已经缩短到两天。伴随着物流系统的改善,中国电子外贸已连续5年交易额有了40%到50%的规模增长。
从作坊式到企业化,
网络外贸的生存之道
随着国家对于大宗电子外贸交易的税务征收,加上不断升高的人力及仓储支出,网络外贸卖家的成本同样有了不小的提升,利润相对摊薄。面对市场竞争环境的演变,如何从“网络外贸”中获取较高且稳定的收益?是网络外贸卖家们目前最大的困扰。
从最初的作坊式经营,到目前的企业化运作,李杰的经历给后来者以启示。他的公司成立于2005年,开始只有三四个人,到今年公司员工有100多人,收入超亿元,已经成为一家标准电子外贸企业。说起成功经验时他表示,要做好做强电子外贸,首先要选择多元化的电子商务平台,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其次一定要改变作坊式经营管理模式,建立企业化标准管理模式;第三要理解并紧跟平台的政策,这样才能享受很多平台服务和政策支持。
在众多的平台中,eBay多年来一直是他的首选。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外贸平台很多,比较有名的主要有eBay、敦煌网、速卖通。相比之下,无论是准入规则上的限制,或者是经营业务上的边缘化,抑或是海外市场上的认知度,eBay的大量用户,覆盖区域广,海外市场认知度高,进入的门槛较低等特点相对更具吸引力。
网络外贸,
信息与速度的较量
近年来,国内的网络外贸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卖家在交易中获得了成功,当谈及这个话题,李杰给我们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中国卖家的与众不同。首先是市场敏感度高,善于迅速抓住商机;二是执行力强,能迅速有力地推动商业运作,达到商务目标。这两点在“腕力球”销售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腕力球创意来源于一部国外电影,深圳一家公司敏锐地抓住商机,迅速研制生产并投入销售。直到半年以后其他国外厂商才开始生产腕力球。如此的信息嗅觉与强大的执行力让中国网络外贸卖家的成功故事屡屡上演。
同时他也强调,基础数据与情报系统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其中重点是与市场营销密切相关的信息资料,包括客户、竞争对手、同类产品或替代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这方面,中国人有天生的敏感性。
虽然中国电子外贸商务发展之路还不成熟,但已经有很多已经成熟或正在成熟的网络外贸的卖家在摸索与见证着中国电子外贸的跨时代的进步,而也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与中国品牌通过网络在海外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