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NBA新赛季的激情大戏上月刚刚揭幕,正好碰到几名重要球员与赞助商合约到期的敏感时刻,而且还恰巧遇上了几个有分量的运动品牌调整球员签约计划或推广策略。这三件碰巧的大事凑到一块,引发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一个具有冲击波效应的传闻:李宁、匹克和安踏三大赞助商共同竞争签约姚明。
依据四:曾经虎口夺食
实力品牌志向远大
涉及争夺姚明传闻的还有安踏,该公司近年来在NBA的投入越来越大。在先后与火箭队的弗朗西斯和斯科拉签约后,今年夏天安踏还从耐克手中抢下NBA“狼王”加内特,上演了虎口夺食的一幕,其力拓篮球市场的目的越发明显。
安踏今年夏天的半年报表亦强调了篮球项目的重要性。报表提到,中国篮球参与者与球迷数不胜数,篮球将是安踏未来专注拓展的三大核心之一。从“半年收入34.5亿元,其中12%用于品牌的推广”的投入力度来看,安踏充足的资金将为它争取姚明提供强大后盾。另外,安踏目前还是火箭队的战略合作伙伴,且目前安踏的副总裁郑捷之前是锐步大中华区的总裁,这些方面都为安踏在追逐姚明的谈判中或多或少增加了优势筹码。
对于是否力争签约姚明之事,安踏方面并没有给予有或无的明确回答,而是称“只要有能帮助提升安踏专业体育形象的球星,安踏都会将其纳入综合评估”。
对于姚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状态下滑是否会影响其商业价值,业内人士认为,姚明效应对中国乃至国际的体育市场来讲是一个现象,他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在竞技方面。
记者了解到,安踏总裁丁世忠在不久前国家体育总局于安踏公司举办的“运动员创业扶持试点工作阶段总结会议”中提到,为配合今年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新建立的“运动员创业扶持基金”更好地开展工作,安踏将致力于帮扶退役运动员的学习和创业。他介绍,每年新进入安踏工作的“新鲜人”,其中就少不了退役运动员的身影,而他们也通过自己的特长和努力在企业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不少人已经坐上了经理或者更高级别的位置。
这一系列的信息,虽然无法表明安踏是否看中姚明在竞技外的影响,但该品牌志向之远大却可从中窥得一斑。加上此前它在耐克面前虎口夺食的“印象分”,业内人士猜测安踏参与姚明的争夺,也就顺理成章了。
专家看法
需警惕“姚明衰退”
自姚明在NBA赛场打出成绩后,背后数目庞大的中国球迷的支持催生了“姚明效应”,也带动了中国的NBA风潮,带动了NBA在中国的发展。很多球迷因为姚明而看上NBA,并因此找到了各自的偶像。
姚明的这种效应还推高了巴蒂尔、布鲁克斯、阿泰斯特等一些现役或前火箭队球员在中国的人气。在中国,沾了姚明光的这些队友前所未有地拥有了庞大的粉丝团队,这些在NBA并不算太耀眼的“姚队友”一时成为一些体育品牌争相签约的对象。
如今,虽然人们对姚明复出是否能重回巅峰尚有疑虑,但业界已有观点认为,姚明现象带来的影响已不仅在体育竞技方面。为姚明砸出重金,中国鞋企看中更多的是姚明的标志性作用和无与伦比的人气,除了希望凭借签约姚明带来产品的热卖之外,还希望借“姚明效应”刺激股市的增长。
长期关注NBA赛场的网络名人邝宝强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另一种看法。他认为,实际上,姚明的影响力在下降,而姚明的影响力下降必将影响NBA在中国的市场。
“作为长期观察NBA的人群,我们更关注的是姚明‘20+10’的状态能延续到什么时候。现在,我们认为姚明的状态在下滑。”他说,球员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新伤、旧伤的不断交互升级,状态下降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是一落千丈后便难回到巅峰状态。当有一天,姚明的数据,比如得分低于10分时,或许姚明再也不会吸引那么多中国球迷关注了,而没有姚明,NBA在中国未来的影响不让人看好。
“在姚明之前,大郅与巴特尔都是NBA球员。但是,大郅与巴特尔打NBA,却没有多少中国球迷关注,原因在于他们是NBA的替补角色。”他说。而火箭队在NBA处于中流偏下,但很多中国的球迷却很关注,这主要原因在于姚明,中国球迷把火箭队当成了主队。
邝宝强建议,中国企业欲通过NBA来打开自己的市场,首先要建立在中国球员在NBA有所作为的基础上,通过中国球员吸引中国球迷的关注。因此,除了签约国外球员外,中国企业还可以创造出一条培养国内潜力球员到NBA的新路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