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宋兆普把家里的旧衣服搜罗一遍,不够;号召员工捐,还不够。后来,他给亲戚朋友挨个打电话,索要旧衣服,把衣服撕成尿布。宋兆普又花了20多万元,买了个大型消毒锅,每次尿布洗后,消毒。
2009年,他到郑州、平顶山、洛阳等地的福利院看孩子,当时就哭了。他是个医生,见多了生老病死,可是那些脑瘫的孩子,依然让他觉得太悲惨了。“他们坐都坐不起来,浑身像个软面条。他们的眼睛定定望着我……”
本来他只想领走20个孩子,看后他直接决定,要“领养”100名孩子。当年5月,通过省民政厅,他从全省市地福利院,共陆续接来了129名脑瘫患儿。
知道这是个不容易的事,他还是豁出去了。他说,往大了说,这是做善事;往私里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也是给自己积德行善。
看到“宋爷爷”来了,孩子们高兴地围了上去,甚至有孩子一摇一晃搬来了小板凳——那是身体有先天缺陷的他刚刚学会的表达方式。
孩子太多,尿布几乎占用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心酸
为给孩子们收集尿布,他求遍亲戚朋友
宋兆普发现,这件“好事”做起来,难度超出了预料。
这是孩子,带回来就需要照顾,要有耐心和爱心。
他招了100多名护工和康复师,不算孩子的日常吃穿,仅是治病的中药、医护人员工资,一个月就要花费20多万元。宋兆普把家里的药材卖了200多万元,投了进去,但很快捉襟见肘,甚至出现“尿布危机”。
市面上,一包“尿不湿”一二十元。100多个孩子,每人用一包“尿不湿”,就需一两千元。仅这笔花费,已经不菲。为了节省开支,只能给孩子用尿布。
宋兆普把家里的旧衣服搜罗一遍,不够;号召员工捐,还不够。后来,他给亲戚朋友挨个打电话,索要旧衣服,把衣服撕成尿布。宋兆普又花了20多万元,买了个大型消毒锅,每次尿布洗后,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