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势营销,吸引的是眼球,争夺的是利益,实质上是一种“不流血的战争”,同样需要借鉴兵法,打破陈规,大力创新,以“奇”取胜。千古奇书《孙子兵法》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万物那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之水那样奔流不竭。
脑白金创始人史玉柱说:“宁可被人骂,也要被人记住!不造势,毋宁死!”农夫山泉董事长钟啖赕说:“在注意力时代,企业不会造势就是木乃伊。”“草根”奥巴马如何通过网络造势成功获得千万选民的支持?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策划的“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如何撬动全球关注度?营销造势引爆的关注度,让品牌一战成名!在一个注意力的时代,没有什么比牵引公众的注意力、社会的舆论更具强大的推动力、鼓动力、杀伤力。品牌的成败很多时候取决于品牌运作者如何有效地抓住社会热点、引导公众的视线、引导社会的舆论,为品牌的发展营销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品牌一鸣惊人。
造势营销案例1——
法国轩尼诗公司生产的X·O白兰地在中国大陆市场抢摊登陆的事例,可以说是与赵云南徐造势同出一辙。
中国有历史悠久的酒文化,中国名酒厂家林立,中国喜爱杯中之物的大有人在,但是对洋酒却鲜为人尝。法国轩尼诗公司认为中国酒品种多、产量大,引进点白兰地并不会对中国名酒厂家造成威胁,还能起到调剂酒类市场的作用,于是以公关活动为方式大造声势。1991年6月,轩尼诗公司装有5箱白兰地的四桅白帆船历经8个月的海上航行,到达上海客运码头。在上海,他们请了中国传统的舞狮和鼓乐队开道,并在码头和五星级花园饭店举行了爵士乐队和时装模特献技的宣传活动,为此花费了1200万美元。从此,这种昂贵的酒敲开了中国酒市场的大门,并进一步摆在了遍及各城市酒家的酒柜上。
造势营销案例2——
IBM公司通过CI设计塑造企业形象,成为美国公众信任的“蓝巨人”,并在美国计算机行业占据首屈一指的霸主地位。1970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导入CI,革新了世界各地的可口可乐标志,形成“挡不住的诱惑”之势。
造势并没有一个固定模式,环境不同,造势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披红挂彩入南徐是热热闹闹地造势,孔明空城抚琴退司马是冷静沉着地造势,二者的环境有极大的差异。法国的X·O白兰地可以热热闹闹地造势,美国的可口可乐却是蹑手蹑脚地造势。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了解到,中国市场不少人对引进洋酒并无反感,对引进“洋水”却颇有微词,可口可乐公司如果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开路,很可能会出师不利。因此,他们采取了投石问路、步步为营的策略:先是搞“寄售”;然后又无偿赠送生产线,在北京少量投产;最后才推向全国,以少积多,逐渐成势。
我们的营销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网络社会的全面普及、金融危机的影响、营销传播新技术的出现,都在改变着消费者的认知习惯、市场竞争的法则,以及品牌的打造路径,一种强大的蝴蝶效应正在影响着我们的营销思维。企业要谋得市场有利之势,就必须洞察正在被改变的一切。营销造势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其所遵循的运作思路正是对传统1+1=2的传统推广策略的超越,上升至1×1=100的跳跃性策划:找到一个有效支点、运用一种刨新工具、遵循一种卓越思路、取得一种可持续的反馈循环,这就是营销造势的核心思路所在。营销造势的影响力建立在媒体新闻点爆破的基础之上,因此,要提高企业营销造势的有效性,就必须在对新闻媒体传播规律的深刻认识之上,结台社会背景与消费心理,进行系统性的新闻策划。
当一个企业鲜为人知之时,当企业的某个活动不被人理解时,造势开路最具效应。谭小芳老师希望每一位企业家都能掌握造势营销的技巧,为企业突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