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国石油公司(BP)还在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原油泄漏事故付出代价,留给BP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未来18个月内,BP需要完成销售最多300亿美元资产的交易,为漏油事故做出赔偿性支付。
并购前景
对于BP及中海油两大石油公司来说,二者早就非常熟悉。就在本月13日,BP公司宣布,其购买位于南中国海珠江口盆地的42/05区块部分股份已经获得中国政府批准,而未来这些区块的作业和权益分成都将与中海油合作进行。而在此之前,两家公司也已经有过多次合作,其中包括二者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营LNG的广东大鹏液化天然气公司。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项看似水到渠成的交易将会被轻易达成。
上述业内人士称,政治因素是阻碍中海油顺利收购该项目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国家石油公司,阿根廷税法将限制中海油收购更多的资产。
记者致电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陈拒绝对此事发表任何评论。但在前不久举办的某能源论坛上,当被问到中海油是否对BP股份感兴趣时,陈卫东称:“我不认为这会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并表明这是其个人观点。
而也有中海油内部人士对收购表示反对意见,并称“收购泛美能源公司60%股份,选择独立经营这部分资产也并非明智之举。”
近几年来,国内石油公司一直都在积极寻求扩张海外油气资源。
在2006年之前,中海油在对外并购上曾走在国内石油公司前列,而其中以并购优尼科一战在国际上打响了知名度。而也正是在优尼科收购战铩羽而归后,中海油的海外收购力度开始明显减弱,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两大石油巨头频频出海之际,中海油则始终以稳健为纲,保持着低调。
而近段时间,中海油开始再次在海外收购上发力。“这两年与国内同行相比,中海油更加追求稳健,扩张速度稍微慢了一些,而近期其对外战略也明显再次转为积极。”一位业内观察人士说。
中海油股份公司(0883.HK)近日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资本开支仅为21.13亿美元,远低于全年计划资本开支77.76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中海油经营现金流量增加一倍,公司资本充足,有足够财力继续进行海外收购,包括BP公司的阿根廷油气资产。”上述人士说。
http://cn.ppzw.com/article_class2_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