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折进货5折销尽快消化库存压力
为了回笼资金,为下季度的服装设计和生产做准备,每到夏季,商场都会联合品牌商进行大规模折扣促销。甚至,一些品牌商生产服装的资金是通过贷款得来,为了尽可能地收回资金,即使亏损也不得不进行促销。
不过,记者注意到,尽管都在进行折扣,但折扣都在5折以上,由于品牌代理商大多是以3折左右的价格拿货,所以即便进行半价促销,同样可以盈利。而且,这些品牌的新品上市时,大多以正价进行销售,品牌代理商在这一阶段的收入足以平衡之后大力度促销损失的利润。
折扣力度大的直接原因是品牌的库存压力增加,最有效地“消化”库存的方法就是进行折扣促销。在国际金融危机洗礼后,营销意义大于实惠的“满减促销”已经很难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直接折扣占据了主流。
某服装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表示,由于今年春季较短,造成春装库存压力过大,服装企业为了规避风险,保障秋冬季服装的畅销,纷纷选择在年中通过较大折扣的促销活动以减轻库存压力、加快回笼资金。
海外市场伤元气出口服装多内销
面对今年的“短春”,京城某商场的一位负责人曾表示,今年夏季促销的折扣力度一定会高于往年,否则,商场春季服装的库存难以消化。如今的事实也证明了该人士的预测。
实际上,相比于季节因素,宏观环境对于品牌的影响更大。受国家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再加上人民币升值、欧元汇率下降,一些主要做出口业务的服装企业为了盈利,只能加大内销力度,使得国内服装供应量增大。
这批商品进入国内渠道进行销售,导致品牌商为了多卖商品而加大促销力度。而且主要进口中国服装的欧洲、美国市场还没有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恢复“元气”,以往可以签订大批订单的欧美零售商大幅减少。
此外,针对今年商家折扣力度较大,有业内人士介绍,今年年初南方企业出现的“用工荒”也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提高服装制作成本,由此造成今年服装价格高于往年。若折扣力度仍同于往年,消费者感受不到打折后的优惠,将不会为企业消化库存而买单。
非打折不消费网购冲击商场
根据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网购规模达到2670亿元,网购人数达1.3亿。网购的风行在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更多便利的同时,对商场实体店的冲击力度也令商家感到压力。不少消费者选择在商场里挑选好款式、型号,在网上购买。网购的价格优势目前成为一些实体店无法逾越的“鸿沟”。
另外,一些商场逢周末、节假日开展优惠促销活动的背景下,消费者对各类优惠活动已经司空见惯。甚至有消费者表示,除了国际一线品牌,平时在商场里购物感到按原价购买就是吃亏。“不打折就不消费”的想法得到部分消费者的认可。
不过,有专家认为,尽管目前网购对于传统实体店渠道形成了较大冲击,但日后冲击的势头或趋缓。
商业专家刘晖告诉记者,目前,大多B2C网站的卖家中,只有极少数的卖家通过特有渠道可以买入部分正品以低于正价销售,但该部分商品的数量极为有限,而且货源不稳定,难以持续满足习惯购买正品的消费者。而大多数卖家以超低价格销售的知名品牌服装,是以精仿为主。随着市场的不断细分,因为价格实惠购买精仿商品的消费者会逐渐与习惯在商场中购物的消费者区分开来。
http://cn.ppzw.com/article_class2_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