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未来企业的走势以及中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刘海中则认为,不满足于横向扩张,纵向的产业整合也在加速推进,还要在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工艺设计三大核心能力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当许多企业还在围绕液晶显示技术,进行LED、3D等升级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时,中国企业已悄然拉开对第三代显示技术的全方位战略布局。本报记者获悉,继去年底联合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以及行业内11家OLED关键材料及设备单位组建了国内惟一的OLED工艺技术工程实验室后,长虹在OLED显示技术的研发上再度加码。日前,这一实验室获得“OLED工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授牌,升格为国家级实验室。
据了解,全球显示技术经历了从显像管显示到液晶、等离子等平板显示的第二次升级后,目前正积极向OLED显示技术迈进。当前市场上所热销的LED、3D显示技术,并非显示技术的革命升级,只是在现有的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基础上的更新。LED只是改变了液晶显示屏背后的发光源,而3D则是在等离子显示技术上的二维向三维效果的升级。
目前,三星、索尼、LG等全球消费电子巨头已经在OLED上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市场布局。我国也将OLED纳入国家产业政策未来重点发展的显示技术大力扶持。长虹集团企划部部长刘海中认为,等离子、液晶、OLED,这些新型光电显示技术不仅体现出国家的实力,还是未来面向3C融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竞争力之一。长虹主导推动中国等离子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参与推动中国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主导前瞻性推动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
作为国内惟一同时发展等离子、液晶和OLED的企业,长虹充分整合芯片、软件、结构、电路、设计、工程、可靠性等技术,形成“高画质、高清晰、超薄”等技术开发能力。不过,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于长虹在彩电显示技术上的立体化战略布局,质疑声不断,甚至还有人还会担心这种布局会让长虹陷入“战线太长、投入太多、回报周期长、市场风险大”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