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二部”逐渐构建起了与“一部”平行的团队,这个平行团队一直延伸到了一级客户经理的层次。目前,娃哈哈的团队中,只有区域经理、省经理的架构没有变化。至此,娃哈哈内部出现了“一部”、“二部”两个各自独立的营销系统。
“按照上述趋势,以后可能一个省会有两个独立的分公司。”娃哈哈江西省分公司一名高管说。
由于有各种政策倾斜,“二部”成长非常迅猛,年销售额的增长率几乎都是100%,刚组建的时候,“二部”的销售总额与“一部”相比是1:8,今年初则达到了1:4。今年是这个三年计划的第二个年头,按照这个趋势,到明年,“一部”与“二部”的销售比可望达到是1:1。
“假想敌”还是“宗氏化”
由于“二部”销售的很多产品其实都是“一部”所售老品的替代品或升级产品,如幸福快线可以替代营养快线,爽歪歪可以替代乳娃娃。因此,对于娃哈哈扶持“二部”的目的,市场上出现了不同解读。
娃哈哈内部一次会议上对新设工厂和新设“二部”的解释是,宗庆后觉得已经找不到竞争对手了,因此,有必要在公司内部营造一个潜在对手,让“一部”、“二部”在贴身竞争中互相促进,使娃哈哈早日迈进千亿元销售的门槛。另外,娃哈哈这几年陆续上了很多新品,甚至包括奶粉,需要新设一些新工厂。
但著名饮料战略专家陈玮认为,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在娃哈哈成长历史上,很多省分公司,乃至区域高管都持有当地工厂的股份,有的分厂高层一年分红非常可观。长久以来,某些省分公司高管,以及区域高管积累雄厚实力,掌握了大量地方资源,拥有了与集团总部叫板的资本。“地方诸侯”日益成为宗的女儿接班时的阻力。
与创业老臣没有任何股权关系的“二部”大量新厂,名义上是为今后的产能扩张做准备,但更多是对旧厂的威慑,以及为日后更坏的局面做准备。
内部人士透露,娃哈哈营销“一部” 由宗庆后管理,“二部”则由其女儿宗馥莉管理。据业内专家分析,“一部”大都是娃哈哈的创业元老,虽然是宗庆后一直在直接管理,但他毕竟年近七旬,精力越来越有限,不得不考虑接班人问题。而女儿宗馥莉显然是宗庆后最满意的接班人。但是,宗馥莉毕竟太年轻,很难让娃哈哈的众多元老完全认同,因此,宗庆后将销售“二部”交给宗馥莉管理,并且给予“二部”如此大的支持,或许是希望造成事实,让宗馥莉顺利过渡接班。
当然,让集团内部的两个部门,形成合理的良性竞争,这也是很多食品饮料大集团的做法。康师傅集团旗下有饮料、方便食品、饼干等几大事业部,互相间良性竞争,业绩增长迅猛。去年康师傅集团突破了50亿美元的销售额。
4月9日,记者联系上了娃哈哈集团对外联络部主任单启宁先生,他表示娃哈哈设立“一部”、“二部”等都是集团内部的事情,不方便对外,不接受采访,并以有电话进来为由挂断了电话。随后,记者拨通了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手机被挂断,随后再拨,已经是关机状态。记者随后给宗庆后发去了短信,希望他能够回应一下上述问题,避免市场上出现误解。
但是,截至发稿时,娃哈哈集团尚无任何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