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在解放碑的美美百货,开启了重庆人对奢侈品的想象。
从2005年到2010年,美美百货在重庆已走过5个春秋。跟着岁月变迁的,除了不断调整的品牌外,还有人们逐渐衰退的新鲜劲儿———从前让人仰慕的奢侈品顶级殿堂不再那么神秘。
坏消息接踵而至。2009年最后一天,美美百货上海店和当地市民说再见了;同日,北京店也闭门歇业。而此前,天津店结束了为期两年的营业,西安店在经营不到一年时间落入转让收场的惨淡局面。
重庆、成都、杭州的几家分店也被传经营不善。如果美美百货也跟重庆人说再见,重庆奢侈品市场又何去何从呢?
看上去很美,可美美并没坚持初衷
夏帆:美美百货曾是重庆高端消费的代名词,美美名副其实吗?
何其伟:美美重庆店全国最大,占地5万平方米。在开业前,我期望蛮大,不过开业后稀疏的布局让人很失望。当时,卡地亚、阿玛尼都还没有,有一些名牌化妆品,但充其量就是一线末端货或二线名牌。二楼以上鱼目混珠,有些品牌明明是中国制造,贴上意大利标签就可以卖高出进价10多倍。
不过,后来卡地亚等旗舰店进驻后好了很多。严格讲,我们不认为美美的经营不错,它品牌的展示作用更甚于实际产生的经济价值。
从设计上看,没有一点高端百货的氛围。国际上的高端百货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经典型,一进殿堂有一种贵气;另一种是时尚型,请名设计师营造出很炫的感觉,比如日本的六本木。
熊雄:我记得,美美开张时提出了“与巴黎同步”概念。我理解中的同步,至少在奢侈品的款式上是与巴黎同步上市的。可惜,美美百货并没有坚持初衷。
吕阿东:美美百货定位高端商品的综合店,但现在世界一线品牌都在回避这种形式:化妆品可能会流入综合性百货,而包饰、手表则更喜欢专卖店或专业店。
夏帆:美美百货的销售情况如何?
吕阿东:这不好判断。就表来说,它一年销售额可能只相当于重庆百货大楼旺季一天的销售额。美美百货的高端气质确实是经销商、代理商所向往的,几乎上演了一场前仆后继的敢死战。彭马、珍达菲、卡西欧、西铁城都去“战斗”过了,也都败下阵来。
屡犯大忌,美美遭遇两面夹击
夏帆:美美百货为何留不住人,也留不住经销商呢?
熊雄:鱼龙混杂,这是名品店最大的忌讳。做名品,五六千平方米就够了,一个旗舰店也最多200-500平方米。像卡地亚这样的世界一流品牌,如果能拿到10个就不错了。上海恒隆广场上,将全球最著名的10个品牌作为主力店,只有一两层而已,其它的都做写字楼了。
美美重庆店卖场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面积,是以扩充为商业考量的,而不是为品牌考虑,这是一个严重错误。
何其伟:美美百货开得太显眼了!在解放碑商圈最中心位置,高端客户的私密性得不到保障。哪个富人在扫货的时候,希望被人盯梢呢?
严悦:2004年12月,中国零售业向外资完全开放,外商纷纷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国际品牌就开始强行从代理商手中“收复失地”———它们开始收缩已放出的权力,希望直接经营中国市场。
寻找顶级品牌供货商的支持、由顶级品牌资源的稀缺性决定的百货公司对资源的依赖性———这些统统都是困扰美美百货的问题。权衡之下,美美百货选择了输出管理的扩张方式———在当地选择合作伙伴,在物业上挂美美的牌子,接受美美的绝对管理。
何其伟:这等于说是美美百货受到了业者和奢侈品牌的双面夹击。
夏帆:这话怎么讲?
何其伟:奢侈品关注中国市场已经很多年了,逐渐摸清了市场的口味,他们收回代理商,自己开设分公司。如登喜路、都彭等。
对于国际一线品牌,有钱人并不完全是他们的目标客户,在有购买力的前提下,对品牌文化的认同,才是可以培养的忠实客户。因此,他们会按自己设定的战略布局市场。
另外,不少开发商会找大的商业管理公司对品牌直接招商,省去了百货这个中间商。
不缺乏购买力,但消费习惯不成熟
夏帆:除了自身的战略失误和外部原因,重庆人的消费力能支撑起偌大一个市场吗?
何其伟:不要质疑重庆人的消费力。胡润统计过,重庆千万级富翁大约有8000多个,亿万级的有570多个。而每个重庆富豪一年的奢侈品消费是170万元左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人不差购买力。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却是:重庆有钱人喜欢出去买,譬如香港、国外。我们研究过,重庆人的奢侈消费第一位是旅游,其次才是奢侈品。
熊雄:以我身边的朋友为例,只有10%的人在重庆本地市场买,有50%的人专门去国外购买顺便旅游,40%是旅游中偶然消费奢侈品。
吕阿东:重庆人的奢侈品消费习惯还不成熟。以手表为例,5年前,东北人的手表消费观就已经特别成熟。打个比方,吃饭等上菜的空档,他们会讨论自己的表,是哪个品牌,是否又是限量版。在重庆,10个人吃饭中,估计只有2-3个人带表,其他人称看手机就可以知道时间了。
重庆人倾向于劳力士、LV这样认知度高、国内市场占有率高的品牌,但这感觉更像暴发户。全球排名靠前的包中,爱马仕、香奈儿、芬迪都不错,但更多人钟情于LV。
大部分重庆人对奢侈品的理解,首先与价值划上等号,而不是欣赏品牌的历史文化、款式和表达。
下一站圣地在哪里?酒店还是百货?
夏帆:如果美美百货真的退出重庆,那重庆的下一站奢侈品圣地在哪里?
吕阿东:我认为还是解放碑的十字金街。尽管江北、南坪都在发力,但解放碑的消费中心地位仍不可撼动。但美美百货作为聚集奢侈品的中心并不恰当。奢侈品都需要空间进行展示。它一定是在独立的街道上,形成独立的门店。
熊雄:较场口的日月光广场就快开张了,名品免税店是它最大的看头。现在BELLY、爱马仕、GUCCI都已经进驻,相信未来,日月光会形成新的奢侈品聚集地。
另外,在十字金街,已有劳力士等专卖店进驻,那里也将是国际一线品牌设立旗舰店、专卖店的好地段。
何其伟:我比较倾向将奢侈品店放在地标性的酒店或者高级写字楼。台湾101大厦,它不仅是台湾最高的楼,也是奢侈品的聚集地。日本的六本木已经成为日本第一购物中心和旅游胜地。法国和美国,偏好在沿街做非常大的专卖店或者是高级住宅区的名店。在以上成功案例中,都没有将奢侈品或高端消费做成百货。
我不赞成将专卖店或旗舰店开在解放碑最热闹的地方。它应该退到一级商圈的第二层,位置稍微隐秘点———否则只会成为放下利润,教育市场和展示品牌的空间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