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问题尚未得到官方重视
对于目前珠三角企业所处的困境,日本电产(东莞)有限公司业务部长华冈忍认为,政府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他说,目前东莞的企业多采用包吃包住的用工模式,十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不能尽快改善员工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东莞企业的用工困难还将进一步加剧。”
求职主体变为“80后”、“90后”
“从表面上看,经济回暖、订单回升是此次招工难的导火索,但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谭炳才认为,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对农民工越来越没有吸引力,这是导致“招工难”最直接的原因。
曾是大学教师的某鞋业人事主管杨进说,目前,新求职人群7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农村新青年,他们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要改变招工难的局面,企业和政府都不能再把廉价劳动力作为自己发展的动力,而应从根本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金融危机造成农民工流失
“除此之外,金融危机导致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大量返乡,也是造成目前珠三角企业招工困难的重要原因。”东莞市劳动局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罗自强认为,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因工厂倒闭或企业开工困难遭工厂辞退而离开东莞的农民工超过60万人。目前,这部分农民工大多数都还没有回到东莞。
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失去吸引力
来自湖北、在某橡塑企业担任车间管理的伍先生说:“"民工荒"与珠三角地区工资水平长期偏低有很大的关系。”他说,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工厂招工普遍困难,而工资待遇高于1000元的工厂招人则相对轻松。
“不是企业不愿意为员工加薪,而是目前全球经济刚刚好转,企业从中获取的利润十分有限,因此不敢大幅调高员工工资。”东莞某企业负责人说。
优势不再或将加快珠三角企业倒闭
“劳动力优势在东莞基本上丧失殆尽,根据我的分析,鞋业企业在东莞的生存最多还有2年时间。”
东莞厚街工业园区一家用工规模最多时达到上万人的鞋业公司负责人认为,尽管这些年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工资标准几经调整提高,但是1000多元的月收入对于现在的农民工来说,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民工荒”将成为制约珠三角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因素,并将加速珠三角企业倒闭或转移步伐。
经济回暖渐趋明朗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博士丁力认为,出现招工难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一是由于中部西部发展比较快,尤其是有一些企业已转移到内地去了,有些农民工回到家乡去创业,就业,这样造成东莞等一部分地区农民工的数量下降。第二是东莞这些企业拿到的订单增长比较快,用工量比较大,和比较少的用工储备出现了矛盾。
丁力认为,由于中央积极的财政投入,广东同时也上马了不少基础设施建设;在扩大内需方面,广东力推广货北上的同时,下大力气促进产业转移、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促使广东经济出现了好转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