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场的消费潜力吸引了美美力诚前来落户
根据迪生创建2009财年年报显示,全球金融危机对其影响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利润较上一年同比下降75.4%。
2006年,迪生创建新开三家门店,除一家在香港,另外两家分别位于成都和沈阳,并且预计18个月内达到收支平衡。
对于成都店的困境,西武百货并非不想作为。“今年夏天,公司研究过调整策略,和当地企业合作,”上述西武百货人士说。“但到头来因为种种原因还是无果。”
据了解,就在西武百货研究对策之时,部分商户见势头不对已经开始撤柜。当时,西武百货对此的解释是“商场装修和品牌调整期”。上述人士表示,那个时候公司还在犹豫,尚未决定结束营业。
就在成都店难以为继之时,西武百货最先涉足内地市场的深圳罗湖店也可能将在年底租约期满后关闭。
失误
就在西武百货撤离成都的同时,众多登陆西南的国际一线品牌却在为找不到合适的店铺位置发愁。
西武百货把大部分心思用在了一线品牌上
2003年开始,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直保持增长。在2007-2009年,零售物业的供应量都小于吸纳量。业内认为这种状况还将持续一到两年。
西武百货人士表示,成都店落到关门的结果,很大原因是不谙内地市场,盲目照搬香港模式。
他谈到,在成都这个西南的商贸重镇,各商圈打折促销成风,尤其是公众假期时更是如此。在对手们相继推出各类主题活动之时,西武百货顶多只是打折,宣传力度跟不上。而且,在维护客户和树立公司形象方面,西武百货也没到位。“更重要的一点,经营定位的模糊,”他说。
据了解,西武百货把大部分心思用在了一线品牌上,忽略了对其他楼层的招商和品牌定位规划,导致楼层之间档次差别大。“这就使商场出现了两种消费定位,”上述人士指出。“逛LV的人不会去大众品牌扎堆的二三楼,而买大众品牌的人不会来西武百货,因为其他中档商场有更好的选择。”
这样的结果,导致西武百货顾客交易率低。据了解,在百货业,商场的总营业额等于客价单乘交易频率,后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商场人气。成都百货业人士介绍,美美力诚和仁和春天是在同时提升两者,而西武百货则几乎是单纯依靠大牌的高额客价单。
于是,西武百货成都店开业三年,亏损超过2000万元,换了五个总经理。
无独有偶,美美百货今日也宣布要撤离淮海路
在国内高端百货市场上,处于困境中挣扎的西武百货并不孤单。近日,香港九龙仓集团旗下高档连锁商业品牌美美百货也表示将会撤离上海淮海东路。1994年,美美百货进入内地,相继在上海、天津、西安、重庆、成都开店。到目前为止,美美百货已经撤离了西安和天津。
与高端百货受困现状大相径庭的是全球对中国高端消费市场的看好。根据高盛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12%,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
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为何高端百货却举步维艰?
这个答案可以在今年一线品牌接连开业的直营店中找到。与以前选择代理商不同,如今一线品牌更愿意开直营店。这样的行业风潮从去年开始就可见端倪。到目前为止,逐步收回代理权的品牌已是长长一串:万宝龙、杰尼亚、登喜路.....纷纷跳过代理商和高端百货这些“中间人”大举扩张。
美国POLO公司已经宣布年底将从迪生创建手中收回Polo和Ralph Lauren两大品牌的亚洲代理权
这对于迪生创建等凭借一线品牌代理而谋得高端市场渠道的零售商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据了解,美国POLO公司已经宣布年底将从迪生创建手中收回Polo和Ralph Lauren两大品牌的亚洲代理权,并且计划以后每年在中国内地新开15家专卖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