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业内专家预测分析,2010年,我们将迎来又一次出生高峰,而出生率的增长将持续到2030年,然后才开始慢慢下滑。
因此,儿童产业在未来20年中都将处于一个发展的好时机。这也是其他行业的一些企业下决心跨行业进入童装业的重要原因。
跨业经营实不易
事实上,童装跨行业经营,华融集团并不是第一家。早在2002年5月,娃哈哈童装公司在北京举办娃哈哈童装展示发布会。娃哈哈盛传多年的多元化,就此迈开了第一步。
2004年3月,麦当劳麾下童装品牌McKids在上海淮海青少年购物中心的店铺开业。这意味着,麦当劳在中国不再只是消费者熟悉的快餐连锁店,它开始向竞争激烈的儿童消费市场挺进。
上述两个跨行业经营童装的先驱者至今仍然在本行业处于龙头地位,但在童装行业的表现远没有在本行业中那么出色。
跨行业经营儿童产业是否能够成功呢?
上海淮海青少年购物中心总经理邵克勤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产品研发能力和销售渠道建设。
他说,如果跨行业经营,本行业的经营经验往往并没有太多借鉴作用。因此,最终决定是否能跨界成功的关键,还是童装行业的"游戏规则"。如此一来,操盘者能否真正"玩转"童装品牌,就显得很关键了。
事实上,以往的儿童产业跨界经营成功的案例极少。邵克勤认为,对于儿童产业,很多人都认为门槛低,很好做;但实际上,儿童产业市场的需求等情况很复杂,做好相当难。如果不做好充足的准备,"交学费"在所难免。
厦门华融集团这次以动漫为先导进入儿童产业,也是有先例的。
当年,蓝猫就是以动画卡通形象进入儿童产业的。
2001年9月,蓝猫专卖店招商启动;2002年7月,蓝猫专卖店发展到1618家,年底达到2300家,当年销售额达4.6亿元;2004年,"蓝猫"被评为驰名商标。
可好景不长,不到3年时间,2300多家专卖店便销声匿迹。虽然其中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品牌成长是有其规律的,违背规律必然付出惨痛代价。
就目前情况而言,儿童产业跨行业经营的成功案例并不多,或许海尔兄弟品牌能给童装产业带来惊喜。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