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签约现场,集团董事长李宁先生曾表示,集团进入羽毛球市场,会发挥一个中国品牌的责任,致力于提高羽毛球运动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度、参与度及影响力。集团首席执行官张志勇则透露,这次合作也正是李宁商业战略部署中的重要一环。据国家体育总局的一项全民体育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羽毛球在中国是参与人数第二多的运动。
同时,记者在天涯一为名叫“不丑”的博主网站页面上找到“李宁收购了凯胜”的相关文章,这位博主发表此文的时间是在李宁宣布签约羽毛球队的后一天,即2009年4月24日,发布时间比李宁公司正式宣布提前了两个多月。
由此可见,李宁公司收购凯胜体育是早有谋划并水道渠成的事。
中金公司在收购事宜公开后第二天就发布研究报告称,李宁公司宣布收购凯胜体育用品公司,是公司向细分体育领域进行垂直渗透的又一力作。
收购是一种进入全新领域并快速建立起自己专业地位的快捷方式。凯胜体育在业内拥有成熟的品牌和丰富的资源,这次收购增强了李宁公司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中金公司认为,进入羽毛球体育用品领域可使李宁公司的业务差异化更为突出。与YonEX和胜利等专业羽毛球品牌相比,李宁公司的分销优势为公司提供了快速扩张和市场整合的基础;而公司的产品差异化亦避免了其与耐克、阿迪达斯和安踏等其他运动服品牌的直接竞争。李宁公司和凯胜可在研发、分销网络、促销资源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同时,两者具有互补性的定位也可吸引不同的客户群体。
中金公司同时表示,因为李宁公司的增长势头有望好于预期及其对凯胜体育的收购,将李宁公司的2009和2010年盈利预测分别上调4%和11%至每股1.02港元和1.28港元。李宁公司向子市场的持续拓展及其产品的差异化为公司进行市场整合和实现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后期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业内人士在赞赏此次收购事宜的同时,也对后期销售渠道的整合布局表示出担忧。因凯胜体育在与国外大牌器械厂商竞争中,很难有更大的突破,凯胜体育需要借船出海,以李宁公司现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言,整合不难谈成。而李宁公司在收购凯胜体育后,在运动运动器械方面,李宁公司拥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三个类别的产品线,专业的运动器械配合运动鞋服产品有利于树立李宁公司运动产品的专业形象,提升李宁公司品牌的综合竞争力。但是,目前李宁品牌的运动鞋服产品主要以省级代理和直营公司结合的模式进行渠道拓展,卖场形式主要以专卖店为主,结合一线城市的商超渠道和运动城渠道,而这些渠道从事运动器械销售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而以前凯胜体育原有成熟的市场布局是否与李宁现有渠道整合会有冲突,目前无法明确定论。
截止发稿前,凯胜体育经销商曾先生向记者透露目前李宁公司暂时对原凯胜体育的经销渠道未做新的布局,但他也在考虑下一步是否同时经销李宁品牌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