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滚动新闻

禁涨令到期全国景区集中涨价


[  经济参考报    更新时间:2009/8/19  ]     ★★★

漫画:景点门票贵 美景难欣赏(资料图片)

  8月以来,国内多个景区景点涨价,涨价景点涵盖了四川、北京、贵州、天津等地区。针对目前的涨价现象,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地方景区门票定价权在地方,目前尚未发现涨价超出政策的合理范围。”

  这位负责人称,景区门票价格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门票价格的管理权限在地方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不直接制定门票价格,而是实施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

  多个景区门票集中调价

  近期,包括四川乐山、峨眉山在内的多个景区宣布上调门票或索道价格,而贵州的5大景区也在酝酿提价。

  8月起,乐山大佛景区门票由70元/人次调为90元/人次;天津多个景区景点自8月1日起也上调价格,如八仙山景区的门票价格从35元上涨到45元;上月底,北京旅游旗下的多家景区门票价格也相应调高,如灵山景区的门票从35元上涨到45元。

  对于那些不具备上调门票价格条件的景区,则调高了索道价格。峨眉山景区日前宣布,上调峨眉山金顶索道和峨眉山万年寺索道价格,其中金顶索道上下行价格分别上涨25元,万年寺索道上下行分别上涨25元和15元。

  这是一年以来国内景区首次大规模的涨价。分析人士指出,去年4月国家8部门发布的“1年内景点门票价格只能降不准涨”禁令到期解除后,一些地方的景区被“压抑已久”的涨价意愿开始释放,调价行为相对集中。

  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促涨价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经济企稳回升态势明显,经济已经进入复苏通道,消费预期升温,这是各大旅游景点纷纷调高门票价格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十一之前景区门票价格的上调除一定程度的假日因素外,同时反映出地方政府财政压力比较大,需要靠门票价格提升增加收入。

  “有的地方政府受财政收入的压力,错误地把景区当作收入的‘摇钱树’,这是很不可取的一种做法。景区对外托辞‘保护景区’,‘建设景区的需要’进行涨价,其实涨价之前的听证会只是走过场,真正关系密切的消费者和研究者没有参与进去。”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德谦说。

  刘德谦表示,这样的涨价是不合理的,与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整个物价的走势不相符。盲目涨价的结果会导致游客花费上升,旅行社成本增加。更大的问题还在于,游客将因价格原因放弃该景点,旅行社也会取消路线,得不偿失。

  对此,国家发改委称:“国家发改委对门票定价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包括景区门票最多三年调整一次,另外对景区价格调整幅度也有明确控制。但有必要说明的是,由社会投资建设的景点门票价格不属于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定价范围,由景区自行制定。”

  未涨价景区表示不会跟风

  国内一些景点“涨”声响起,广大消费者最关心的是,“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国内其他景点会不会跟风涨价?旅游线路价格是不是会大幅上涨?

  记者了解到,上海的景点不会跟风,持上海旅游欢迎卡的游客还能享受到各类优惠。上海市旅游局表示,今年推出的上海旅游卡将为来沪游客和上海市民提供更多便捷和优惠。

  陕西景区也并未出现跟风现象。陕西省物价局称,当地景区没有出现一窝蜂调价情况,根据物价举报热线反映来看,也并没有发现因景区私下涨价导致游客投诉。对于景区涨价,物价部门也将会严格按照国家定价机制执行。

  记者同时获悉,云南、山东济南等著名旅游景区也表示不会因为“十一”黄金周的到来涨价,目前南京景区门票亦无涨价计划,河北省部分景区,湖北景区均暂未涨价。

  刘德谦认为,景区门票涨价,地方政府是有责任的。市场规律并不意味着随意涨价,只有政府把景区的成本、收支透明化,通过听证会向社会公开,接受公众审查,才能真正发挥市场作用。

  尽管有业内人士预测,“十一”旅游报价可能会受门票涨价因素影响,将在当前基础上提高一到两成。但从目前各旅行社的报价来看,国内一些热门旅游线路比如海南、黄山的报价基本与往年持平。

   

     

    

 

http://blog.ppzw.com/

1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中国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缓解看病...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307种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