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智伟业策划专家
品牌策划管理专家
闽南企业管理网
闽南企业管理网
 品牌总网 >> 品牌榜中榜 >> 生活/服务/连锁排行榜

我国首份省市区生态文明水平排名出炉,北京居首


[ 郝倩 人民网    更新时间:2009/8/17  ]    ★★★

 

  《中国经济周刊》:这个排序刊发出来以后,您估计各省市自治区看到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杨开忠:这个排序可以让各个省市自治区看到自己的生态文明水平跟其他地区的对比,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在这个基础上,(榜单)也许对他们思考将来的发展模式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激发作用。

  《中国经济周刊》:在这个排序中,我注意到北京市是排第一位的。而在2002年左右,北京的沙尘暴还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在生态文明的排序中,北京为什么能上第一名?

  杨开忠:在我们这里,生态文明水平是指单位生态冲击所对应的经济产出。北京单位GDP对生态的冲击要小一些,与北京市的产业结构(北京第三产业今年上半年已达74%以上)、产业技术水平、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有关系。

  “仅有GDP是不够的”

  《中国经济周刊》:我注意到这个排序并没有按照东、中、西而得出生态文明程度的高低。像东部的辽宁、河北两省,就处于低水平组;而中西部也有一些生态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如何理解这种结果?

  杨开忠:这个排序的结果并不完全是按东、中、西的地理分布。这正好说明一个地方的GDP高,并不意味着这个地方的生态文明程度就一定好。上海的人均GDP全国第一,但是生态文明程度并不是排在第一位;而有一些地区很落后,人均GDP很低,也并不意味着其生态文明程度就高。因为一个地区不发展也不行。我们需要考虑GDP,但是仅有GDP是不够的,必须考虑到地区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冲击,需要综合考虑。

  《中国经济周刊》:大家通常都认为,西部的生态环境要比北京、上海好,为什么西部的生态文明程度还低一点呢?

  杨开忠:首先要理解我们排序讲的生态文明程度,是单位生态冲击所承载的经济活动。一个地区生态环境的好坏,还受其生态是否超载影响,而在我们这个排序中不考虑这个因素,我们只考虑人的经济行为在生态上是不是文明。一个地方的生态没有超载,并不一定意味其经济行为在生态上是文明的,因为后者考虑的单位GDP对生态冲击,在一些西部省份,这个指标有的比北京、上海还要大。

  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不可能不发展,但发展要有文明的方式。

  《中国经济周刊》:生态文明比较落后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类型。您对这些生态文明的落后地区有哪些建议?

  杨开忠:生态文明比较落后的地区分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生态文明的排序也比较低。这类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就忽视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要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关系。第二种是经济发展虽较落后,但生态文明相对较高的地区,如广西,在发展过程中,也不能因为生态文明较高而忽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

  上述两类地区,都有可能存在忽视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倾向。现在全球都在强调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一个地区的产品、服务的生态文明程度,已经成为能否获取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要高瞻远瞩,从国际竞争力的角度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三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我国是居中或者中等偏上。这类地区的经济结构,资源消耗较高的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应该去调整经济结构,最大程度摆脱对资源、环境消耗的依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世界上最富有10大城市
下一篇 下一篇文章: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10大城市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品牌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www.ppzw.com)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软件、程序、以及网页版式设计等均在网上搜集。 访问者可将本网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本网站内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 联系方式:品牌总网管理客户服务部 电话:0595-22501825
 图片资讯
1 2 3
财智品牌营销全攻略 品牌系统化与营销落地化
 社会动态
 视频推荐
 商机在线
 分类信息
 图片新闻频道
 招商加盟
 

版权所有: 品牌总网   闽ICP备16034782号-1 本网站法律顾问:郑明汉 律师

Copyright © PPZW.COM 2002-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在线客服: 在线咨询QQ:383485670 加盟商在线QQ:

Email:qy@PPzw.com

闽公网安备 350521020002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