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摆在记者面前标着大大的“GB”字样的两份标准征求意见稿———《杀菌乳安全标准》和《灭菌乳安全标准》,均来自蒙牛集团,而另外一份全新的标准———《生鲜乳安全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则出自另一乳业巨头伊利的手笔。
巴氏乳企欲反击
据悉,7月中旬,巴氏消毒奶阵营企业将在重庆开会,就《杀菌乳安全标准》等三大乳业标准草案提出意见。深圳某证券公司食品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重庆会议的重要目的,可能是向政府相关决策机构“施压”。
有分析认为,三大标准草案中对杀菌乳的新定义,相当于把不是鲜奶的“复原乳”列入“灭菌乳”、“巴氏消毒奶”的范畴。“这对于光明等采用鲜奶生产奶制品的巴氏阵营乳企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据分析,在全国1500亿左右的乳业市场上,伊利蒙牛在销售上,占据了430亿元左右的份额。“尽管两大集团占据全国份额不到25%,构不成垄断,但是足够对一些小型企业和中等企业的生存,构成威胁。”
记者得到伊利方面的回复是,由于作为起草者,已经完成了一个大企业应该完成的责任和义务,并恪守了科学原则。“但是草案在讨论征求意见过程中,决策者肯定要倾听不同的意见,“重庆会议也许会给决策者一个参考性的声音。”伊利相关官员称。
蒙牛乳业集团新闻发言人姚海涛在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蒙牛接受国家委托起草标准,这不是为我们一个企业,或者是几个企业制定的。这是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该承担的行业责任。有关部门的信任也意味着压力和责任。”他强调道,“我们尽管是起草者,但一旦国家通过标准,蒙牛也必须和其他数千家企业一样,是这些强制标准的执行者。”
乳业专家王丁棉说,有关部门应该做的,也许正是尽快站在裁判者的立场上,基于公共利益和行业整体良性发展的利益立场,让这场关于新标准的制定,成为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最好的一次行业大事。
名词解释
巴氏奶
以新鲜牛奶为原料,采用巴氏杀菌法加工而成的牛奶,特点是采用72-85℃左右的低温杀菌,在杀灭牛奶中有害菌群的同时完好地保存了营养物质和纯正口感。经过离心净乳、标准化、均质、杀菌和冷却,以液体状态灌状,直接供给消费者饮用的商品乳。
复原乳
据奶业专家介绍“复原乳”就是用生鲜牛奶加工成奶粉再液化成液态奶。说白了,就是用奶粉还原的液态奶。其加工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鲜牛奶中掺入比例不等的奶粉;另一种是以奶粉为原料生产的调味乳。
“复原乳”与纯鲜牛奶主要有两方面不同:一是原料不同。“复原乳”的原料是属干乳制品的奶粉,纯鲜牛奶的原料为液态生鲜奶;二是营养成分不同“复原乳”在经过两次超高温处理后,营养成分损失较大;而纯鲜牛奶中的营养成分基本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