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凌晨2点半,成都市政府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对内地出现第一例甲型(H1N1)疑似病例做详细通报。
舒跃龙说,目前,专用于制备疫苗的毒株构建工作,主要由美国的科学家来完成,一旦美国科学家培养出疫苗制备用毒株,将很快通过基本覆盖全球的流感实验室网络,向各个提出申请、需要疫苗来抗击疫情的国家分发。他预计,如果顺利,大概在本月中旬,中国就可以得到用于制造疫苗的毒株。
据科研人员介绍,制造疫苗的毒株,与从患者体内直接分离出的病毒毒株并不一样,是需要经过特殊培养和实验室“改造”形成的减低毒性的“特殊”病毒株,由于首次构建的毒株数量稀少,只用于向各国分发一个“标准文本”,因此也被称为“毒种”。
■ 前瞻 如果确诊怎么办?
如果四川疑似病例确诊,国家卫生部门可能会建议政府启动相应的流感大流行预警。
2005年,卫生部制定并颁布了《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其中按照疫情蔓延态势,将大流行流感的威胁,划分为蓝、黄、橙、红四个预警级别,并明确了相应的应急举措。其中,黄色预警的定义是,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而橙色预警的定义则是,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应急预案》规定,橙色预警拉响后,国家应启动II级应急反应。该等级的应对措施包括,开展疫情的转播链调查;追踪确诊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家庭隔离和医学观察;加快疫苗研制,根据需要为疫情发生地的高危人群接种;疫情发生地对外出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测量体温,对体温≥38℃者进行医学观察;非疫区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对体温≥38℃者进行医学观察并及时报告当地疾控机构等。 本报记者 魏铭言(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