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张亦帆 和讯网 许小青
一年前,面对汶川地震留给宏达集团的满目疮痍,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说:“给我们一年时间,还世界一个新宏达。”
震后近一年,现任宏达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宏达股份副董事长杨骞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商报》、和讯网联合采访组采访时表示,宏达集团没有被地震摧垮,已迅速恢复重建,正朝着打造一个拥有核心竞争能力、规范治理水平和可持续盈利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而努力着。
去年9月基本恢复震前水平 地震令整个宏达集团分布在什邡、绵竹、安县境内的12家成员企业遭受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该集团112人遇难,372人受伤,1800余人无家可归,建筑垮塌近80万平方米,设备损毁近8600台套,直接经济损失7.68亿元,综合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
杨骞说,地震发生后,宏达人来不及悲痛,“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从废墟里面救出46名员工,安置了近2000名员工和家属。”不过,目前仍有1800多名员工住在搭建的板房里。
地震发生三天后,恢复生产开始成为宏达人工作的重心。杨骞说,宏达集团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成熟一个车间恢复一个车间,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生产。宏达集团组织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在地震后统统前往抗震第一线,24小时连续作业,大家的身心疲劳程度在那个时候达到极致。在这个过程中,好多人没回过家,吃住都在工厂,睡就睡在地板上。
经过全体干部员工不懈努力,除位于什邡的穿心店磷化工基地外,宏达股份其余生产厂在去年9月底以前全面恢复生产,产能基本达到震前水平。
力争全面恢复提高产能 “地震中,占地400多亩的穿心店磷化工基地产能我们全部损失了,由于该基地处于地震断带上,不适宜原址恢复重建,这意味着年产30万吨磷酸等产品的产能丧失了。”杨骞透露,为了弥补穿心店磷化工基地的巨大损失,宏达集团已经另外选址增强产能,化工板块业务很快就能完全恢复到震前水平。
杨骞表示,宏达集团希望抓住灾后重建的重大历史机遇,力争在两年时间内,生产出外观更新、技术含量更高、优势更明显的产品来投放市场。“自2001年12月上市以来,宏达股份从一个规模不大的磷化工加工企业,经过7年多的发展,目前已经成长为一个有色金属加磷化工双主业的上市公司。”杨骞透露,下一步,将朝着把宏达股份打造成具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和管理优势、规范化运作、可持续发展的成长型公司。
目前,宏达股份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两个品牌和在上海金交所的两个品牌已注册完毕了。云南电解锌项目二期工程也在紧张进行中。杨骞表示,灾后重建中,希望一些国家的支持政策如财政贴息、建设资金等,能够得到尽快落实。
http://cn.ppzw.com/ppzt.htm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