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放松高科技出口管制
要扩大对华出口,美国必须应对高科技出口管制的挑战。骆家辉表达了放松高科技产品出口管制的意愿。
美商务部是管理高科技出口的机构。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7年,美国出口到中国的高技术产品中,有2.2%需要商业许可。
中国方面认为,尽管需要取得美方许可的高科技进口案例并不多,但由于美国政府对高科技出口管制的手续不透明,事实上打击了中国企业购买美国此类产品的积极性。
上届美国政府曾就此做出努力,开发出一次性许可的快速通道——验证终端用户计划。进口商只要加入这个计划,即可避免每次进口时申请许可。但由于该计划要求美国政府到中国进口商企业作现场检测,中方尚未完全接受该计划。
13日的媒体见面会上,骆家辉在对管理高科技产品出口表现出变革的可能性。骆对记者表示,“国家安全永远是最重要的,但是有不少机构的报告认为,我们的出口控制有大量改革和改进的空间。”
骆因而表示:“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我希望与能源部和国务院共同发展这其中的一些建议,以这些政府报告为基础,着手改革。”
骆家辉还表示,他将于今秋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下一届中美商贸联委会(JCCT)对话,他同时会部分参与战略和经济对话的工作。
对话骆家辉
《21世纪》:4月8日,奥巴马政府首度对华启动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针对的是中国企业对美出口的石油用钢管产品。调查进展如何?
骆家辉:本次调查是一次正式的审查过程,商务部相关负责部门具体负责独立的调查,我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分析和调查结果,我们要等这些纯粹经济调查结束之后再看结果怎样。
我认为,所有国家应该遵守各自的贸易协定及WTO标准,我们需要这些机制来尽可能实现公平双赢的贸易合作,用事实(对是否有贸易保护行径)作判断。
《21世纪》:你上任后,将在哪些领域、采取哪些措施推动对华出口?
骆家辉:美国可以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环保、医疗等方面提供大量产品和服务。这些做法有利于创造美国就业,同时也帮助中国领导人实现清洁环境的目标,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21世纪》:你觉得美国经济有转好的信号么?
骆家辉: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至少那种坏消息铺天盖地的日子正在结束。我们开始看到了一些好消息。经济下滑还没有结束,但现在的下降速度是弧形的而不是直线式的了。
利率下降了很多,人们也开始买房。但银行现在还是必须谨慎发放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