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出手摆平煤电之争 借鉴电企建议制订方案
王冰凝
给煤电企业台阶下 2009年度电煤价格“不涨不降”的折中方案有望近日出台
对于电价的制订,电力企业建议能源产业链中每个环节要给下一环节留出足够的备用量。保持充足的供电量,发电利用小时在4500-5000小时较为合理,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电价水平,保证发电企业在合理的利用小时内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
一直以来,电价由行政定价主导、发改委协调,在煤价巨幅波动时,对电企盈利不利,此次电企提出的制订电价的方案,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国务院亲自出面协调煤电矛盾,对于国家发改委频频协调、国资委跃跃欲试,但一直僵持不下的煤电之争来说,正出现新的转机。
3月6日,国务院研究室召集中国电力联合会、中能燃料公司以及五大电力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召开电煤供需形势座谈会。据记者了解,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将领衔为理顺煤电矛盾制订新的长期的煤电协调方案,该方案将重点借鉴电力系统提出的一系列建议。
“座谈会虽然定调改革煤电产业管理机制,建立新的电价体系,但目前当务之急,政府相关部门近期将出台折中的电煤价格政策,给互不让步但内心均已妥协的煤电企业一个台阶下。”消息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未来授权专职部门
负责煤电矛盾
近年来矛盾激化尤为激烈的煤电之争,引起了国务院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这使得解决煤电矛盾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9年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电价改革,逐步完善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形成机制,适时理顺煤电价格关系。”
两会前就高度重视煤电之争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则对煤电矛盾的问题做出批示,要求国家发改委、国务院研究室等部门研究新的方案。
“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部门专职管理煤炭和电力企业,由于煤电行业与多个部门利益相关,导致各部门为了自身利益,均对此两个行业进行管理,出现监管范围和职责交叉的局面。这种多头管理的体制一方面存在管理盲区,另一方面出现问题相互推诿监管责任。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呈现的多头管理、交叉管理,就涉及到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三个部门、国家电监会、铁道部、交通部、国资委、地方政府等。”英国巴克莱银行北京代表处代表、煤炭分析师刘清泓认为,“如果要解决煤电矛盾,就要有一个专职部门专门负责到底。对于指定哪个部门,国务院说了能算,国务院研究室,这是一个绝对有发言权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