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猫猫”调查团的声音
晋宁检察院还在“躲猫猫”?
昨日的新闻发布会后,“躲猫猫网民调查团”副主任边民再次发出质疑:晋宁检察院为何还在“躲猫猫”?
他在博文中称:晋宁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韩红兵可是当着我们调查委员会和各路媒体记者宣布过“排除警方失职渎职可能”。那么,韩红兵究竟是撒谎还是被蒙蔽?即使是被蒙蔽,那也失职了。处理者中怎么没有他的名字?
此前,“躲猫猫”在遭遇舆论压力之下,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伍皓以宣传部的名义邀请网民参加调查,并成立网民调查委员会。“躲猫猫”真相公布后,伍皓虽谢绝了记者的采访,但给记者发来短信:昆明阳光如常,欢迎媒体朋友们多来云南沐浴阳光!
死者家属的声音
再次提出40万元赔偿要求
死者李荞明的表叔陈本华此前告诉记者,家属曾向公安机关要求赔偿40万元,在索赔有难度的情况下,李家后来将索赔改为了25万元。
“儿子的死终于等来了真相,感谢大家的关注。”李荞明之父李德发昨晚对记者说,针对目前的真相,家属商量后决定向晋宁警方提出40万元赔偿,其中包括安葬费等其他方面开销的补偿。
他说,从一开始家属根本就不相信“躲猫猫”能躲死人,“这简直太荒唐”,至于赔偿问题,“警方还没有通知我们。”
记者手记
“躲猫猫”能否
推动看守所体制改革?
李荞明虽不是因为刑讯逼供而遭殴打致死,但是他却是因“牢头狱霸”的一种潜规则而身亡。
在此类问题上,浙江省一位司法局局长曾撰文提出,看守所设在公安机关内部,对侦察机关来说,羁押为侦查服务, 一些办案人员往往向同室“牢头”暗示某被羁押人“不老实”,得到暗示和纵容的“牢头”便开始对该被羁押人进行“摆平”。这种现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云南省公安厅新闻发言人杨建萍坦言,晋宁县看守所确实存在着拉帮结伙、而牢头狱霸历来是公安监管场所严厉打击的一个重点。
业内人士建议,侦羁分离,让看守所从公安机关内部分离出来,建立有效的制衡监督体制。让看守所与监狱一样,由司法行政机关掌控,有利于统一管理。同时,因有监狱管理的经验,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司法行政部门能管理好看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