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的朱明方博士提醒说:“与接近2万亿美元的救市成本相对的是当前美国政府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今年初白宫就预测2008财年的政府财政赤字将超过4000亿美元。”
当初,美国议员们投反对票的理由有几种:涉嫌滥用纳税人的钱、隐含道德风险、两党政治斗争需要等,却没有人提起7000亿美元的来源,要么是集体健忘,要么就是刻意回避。
他称,美国政府筹集救市资金的主要渠道有两个——增加税收和发债。美国7000亿美元的救援法案中明确附加了大约1500亿美元的额外减税条款,而且今年布什早已积极推行了1680亿美元的退税计划,可见美国政府对于税收的态度是不增反降。
那么发债是缺钱的美国政府眼下唯一选择了。
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8月末,美国国债的前三大持有者为日本、中国和英国,持有量分别为5859亿、5410亿和3074亿美元,三国持有量占据国外投资者持有总量的80.7%。
11月美国总统大选就将揭开谜底,目前各种调查结果都指向奥巴马获胜的可能性更大。民主党在美国历史上一向以成功干预市场化解危机而著称,如果奥巴马登上总统宝座,美国政府的救市是否会更加不惜成本,钱是否依然来自发债?
《外交季刊》的编辑、美国学者詹姆斯·霍奇(James F. Hoge, Jr.)对本报记者表示:“奥巴马如果当选,将支持继续执行现行的7000亿美元救援法案,最可能增加两大救市措施。”
他预计,其中一项是针对不能继续支付住房抵押贷款的穷人,政府将出资给予其非常优惠的融资以帮助其保留住房。
奥巴马还有望推行对更多行业的援助,以刺激经济、降低失业率。
这也预示着,很可能明年新总统上任后,美国政府还将需要更多的资金。
2.美元主导短期无法改变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政府的慷慨大方或者自上而下的健忘必须建立在日本、中国和英国等在为其输送资金基础之上。既然花了其他国家的钱,如何花、花多少就不再局限于是美国的家务事。
“美国政府利用美元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将危机向全球转嫁,而且近代以来的每一次危机中,美国政府都采取了类似的策略。”朱明方说。
他认为美国转嫁危机其实有两条路线——发债和运用汇率手段。其一就是美国政府发行国债,其他国家自主购买。
近两个多月,美元汇率升幅超过20%(以欧元为例,欧元兑美元汇率从7月15日最高1.6038到10月28日最低1.2328),美元走强与美国国内经济形势有些格格不入。在他看来“这就是美国政府操纵汇率的结果。”
美元近期走强给美国政府带来的必然是好处。首先,世界范围的美元都回流美国,这能弥补美国国内的流动性不足。其次,美元在这段时间呈现强势会给美元盈余的国家增强继续持有美国国债的信心,避免因担忧不仅不再继续购买反而抛售美国国债的行为。
美元购买力上升还将使美国企业受益匪浅。
詹姆斯·霍奇预测:“许多经济学家都在讨论美国国内的危机何时见底,我听到最乐观的说法是明年春天经济将恢复上行周期,最悲观的则认为要到明年秋天甚至2010年的冬天才会有好转。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美国以外,更大地域范围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当其他地区随后陷入危机时,美国企业就可以利用短期强势的美元收购相对便宜的资产。
而且,美国政府运用汇率带来的不公平还有另外一层,即借美元的主导地位在需要的时候推低大宗商品价格,以满足本国利益需要。
目前国际资金的一条投资路线是借欧元、澳元在外汇市场换成美元,换来的美元如期炒高日元,大批机构投资者由于承受不了日元升高,抛售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赎回日元,因此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
而另一方面推高了美元对欧元等货币的汇率,而商品期货市场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大幅升值导致商品价格下跌的习惯逻辑,在当下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下,陷入萧条时,美元以强势货币出现,可以大肆购买全世界的廉价商品。
美元独一无二的地位来自布雷登森林体系确立美元为世界货币,这60多年以来,美国政府正用美元“绑架”了其他国家。
布什、保尔森都曾公开发言称巨额救市计划不仅是挽救国内金融市场,还是对世界负责的表现。如此大国风范颇令人触动,不过隐含在美国政府负责态度之下的是全球不得不为其买单。
“我承认这是不公平的——美国救市,却由外国购买美国发行的债券从而向美国注入资金。” 詹姆斯·霍奇表示。“如果美国经济全面崩盘,那么全世界将承受比现在更大的损失,这是更残酷的。”
他观察到现在世界各国在购买美国国债时变得较为谨慎,购买却仍在继续,而且无论是日本、中国还是英国、中东地区,都没有发现有大幅赎回、减持的现象。
既然不公平来自美元的主导地位,改革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就被各国领导人提上了议程。
10月24日召开的亚欧首脑会议上,参会领导人一致决定将对世界货币金融体系进行“有效和全面的改革”。
不过,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