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询问,眼前的这种实蝇是不是造成四川广元“橘灾”的“大实蝇”。巨教授表示,由于不同种类的实蝇之间差异很小,他还要回去做进一步观察。
记者随后又在小区里转了一圈,发现不少橘子树下落有柑橘。记者随后捡起一个,剥开一看果然就有2只乳白色的蛆虫从橘瓣当中爬了出来,大约米粒大小。但是记者从橘子树上摘下几个橘子,掰开却没有发现蛆虫。原来,这些橘子被实蝇产过卵以后要过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产在其中的卵才会长成人肉眼能看见的“蛆”。而这些长“蛆”的橘子一般要比“健康”的橘子提前半个多月“瓜熟蒂落”。
“正常情况下,这些南京的橘子要到11月中旬才成熟,现在就落地的橘子就不如那时候的甜了。”巨教授表示,虽然之前他也曾在南京野外看见过实蝇,但是这么多的实蝇在南京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记者随后追问,这会不会和四川广元的“蛆橘”进入南京有关。巨教授表示,不排除这种可能。
“太恐怖了,这种橘子吃了会不会生病啊?”小区里的业主们纷纷围着记者追问,巨教授告诉大家,这种“蛆”只是大家对苍蝇幼虫一种习惯性的称呼。好像一提到“蛆”同时就会和细菌、病毒联系在一起。
“除了心理上会本能地感到不舒服以外,即使吃下有虫的橘子也不会有问题。”巨教授解释,实蝇平常以绿色的瓜果蔬菜为食,不像苍蝇什么脏东西都吃。而实蝇的幼虫也不同于动物身体里面的寄生虫,它也是以果肉果汁为食,并且离开了植物的果实就会死掉。因此不会造成人畜共患疾病,市民们误食少量的“柑蛆”也只会心理上本能地感觉恶心,对人体健康一般不会造成不良影响。 本报记者 焦哲
■专家释疑:南京发现的是柑橘小实蝇
上世纪不在江苏过冬,近几年冬季偏暖后发现较多
“这种小蛆应该是柑橘小实蝇的幼虫。”昨日,针对南京仙林出现的不明小蝇蛆,省农林厅植保站有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其实,这种柑橘小实蝇今年在江苏其他地方已出现过,由于防治较好,只在小范围内发生。“这种小实蝇上个世纪几乎不在江苏过冬的,只是近年来,随着冬季气温逐步升高,它们才迁入江苏,并慢慢适应在这里越冬,这也使它们的繁殖量一年比一年多。”
四川等地出现的柑橘大实蝇一年产一代,通常7月份就产卵结束。省农林厅植保站有关专家说,10月份这个时候还能出现的幼虫,应是柑橘小实蝇孵化的,而且是今年的第三代,至多是第四代。
无论柑橘小实蝇,还是柑橘大实蝇,一般选择把卵产在水果的内部,然后寄生在里面孵化。在产卵的不同时期,柑橘小实蝇选择的水果寄主不同。像我省出现的柑橘小实蝇,第一代通常是5-6月份产卵,这时它喜欢的寄主一般是杨梅;第二代是在7-8月份产卵,选择的寄主大多是水蜜桃;第三代产卵就到了9-10月份,这时的寄主比较多,除了柑橘,还有枣子、石榴等;此外,苹果、梨子等均可能成为它的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