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铭记这一刻
在烟火闪耀的一瞬,人们记住了那一刻的永恒。地面上29个脚印、天安门广场、鸟巢等精致图形呈现在33米长的纸板上,整个图画正是奥运巨型脚印所在之处的雏形。昨日18时20分,这张纸板燃起了星星火点,烟雨般梦幻的白雾给傍晚的泉州增添了晚霞的绚丽烂漫。
相信全世界人民都在感叹奥运会开幕式上烟花绽放的奇迹与美妙。创造这一奇迹的正是来自泉州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特效总设计蔡国强,他在奥运会上放飞翅膀,实现梦想。虽然蔡国强时常在外,但他依然惦记着老家泉州的风土人情,他在泉州晚报大厦实现了他的又一个梦想。
对工作敬业、严谨、细致的态度,以及蔡国强在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让人不禁对他肃然起敬。昨日9时50分,蔡国强来到泉州晚报社布置现场,细致有序的布置工作让蔡国强看上去更为专注认真。到11时32分,蔡国强对五个脚印进行了第一次烟火试验。火苗点燃,一道白光闪电飞过,仅仅三秒钟,五个脚印全部燃过。11时39分,他们单独对一个脚印进行试验,由蔡国强的日本助理辰巳昌利点燃火苗,试验结果基本顺利。布置工作复杂而且辛苦,蔡国强及他的队员们中午在大厅里吃快餐。18时20分,所有人都在等待,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一瞬间,点燃的火苗迅速洒向整片图画,白雾弥漫的泉州晚报大厦一楼大堂,人们在欢呼,成功了!这一时刻永远留在了这幅图画上。我们为这一刻感到骄傲:29个脚印,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一步一步走向美好的未来。这不仅是我们泉州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的骄傲。
火药爆绘画创作过程
●8月12日零时许,蔡国强甫抵泉州便来到泉州晚报大厦,连夜指导火药爆绘画前期准备工作。
●11时32分,蔡国强亲自点燃导火线在一张试验图上进行第一次试爆,历程3秒钟。
●18时20分,蔡国强点燃了导火线,随着“噗”一声,霎时只见两条明显的火线朝两边快速的移动,短暂的6秒钟,“嘶”的一声,爆破结束,顿时烟雾弥漫,随着蔡国强一声令下,等待在一旁的志愿者赶紧扑上去小心翼翼地察看各自负责部分的爆破状况。
●18时53分,蔡国强来到泉州晚报大厦二楼,在俯瞰爆绘画整体效果后满意地说:“很好,像童话色彩!”
古城骄子国际大师
蔡国强1957年出生于古城泉州,1985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86年至1995年旅居日本,后转赴美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中国发明的火药创作作品,是近些年在国际艺坛上最受瞩目的中国人之一。他的艺术创作对西方艺术界产生了巨大冲击力,西方媒体称之为“蔡国强旋风”。
上海戏剧学院舞美设计系的教育背景让蔡国强的创作始终具有戏剧张力,焰火装置和火药绘画成了他的代表作。他最为国人所熟知的第一场表演就是为2001年在上海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设计的大型音乐焰火表演。
蔡国强曾获1995年日本文化设计奖和第46届威尼斯双年展的本尼斯奖,1999年获第48届威尼斯双年展国际金狮奖,2001年获美国欧柏特艺术奖,2005年获国际艺术评论家协会最佳装置作品及个展奖,2007年获第七届广岛奖。连续多年被英国权威艺术杂志《ArtReview》评为世界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位人物之一。
在2005年北京奥组委开展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中,蔡国强的创意方案在13家竞标团队中脱颖而出,夺标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视觉特效总设计。2008年8月8日晚,蔡国强主持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表演为世界惊艳,特别是29个焰火“脚印”的创意获得广泛好评。(泽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