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不能怪孩子。
“太阳故事”是一例,而“三角形故事”又是一例。
“同样画三角形,我只要稍加变化,有八成的孩子会被考得将信将疑。”郑志勇很自信。
的确,他曾经很多次试过:在黑板上,随手画出五六个三角形,形状各异,有的非常细长,有的空间发生了位移……然后,他问孩子们:这些是三角形吗?底下一片沉寂。
孩子不敢说,因为不敢确定,这已经不是他们所熟悉的三角形了。在他们的心目中,三角形永远是三个边相等、始终朝上的形状。
当然,这同样不能怪孩子。
“三角形故事”几乎就是“太阳故事”的翻版,而这两个简单的故事,今天就无比真实地存在于幼儿美术培训当中。
郑志勇在向记者讲述这两个故事的时候,更像是在对一大群人说。
事实上,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故事,给他的思考很大。
“其实,太阳也好,三角形也罢,本身并不复杂,是一点即通的东西。艺术来源于生活,而你偶尔疏忽了,忘了把生活的经验和常识告诉给了孩子。”他斟酌再三,很谨慎地使用了“疏忽”这个词。
还有一点,“太阳”和“三角形”频频“得逞”的背后,实际上暴露的也正是泉州专职美术培训师资队伍的薄弱。郑志勇说,一个人再好,精力也毕定有限,更何况是在兼职的状态下,而且,孩子老是由一个老师教,思维很容易固化,极容易想当然。
审视今天泉州美术培训竞争激烈的市场,郑从来不怀疑某个美术教师的水准,即便是短期的美术培训班,也有不错的老师。但是,不见得每个搞美术的都适合做美术培训。因为幼儿美术有幼儿美术的特点,更重要的是,缺乏专职师资和团队支撑,这样的培训走不长远。
艺术培训,不可能是一个人行走两边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