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港务集团是全国内河港口中首家整体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的港口企业,也是全国内河港口中首家上市公司。集团按照“一城一港、东推西进、首尾互动、区港联动”的战略和“港口+物流+资本”的发展思路,把港口、物资、仓储、配送等物流链延伸联系起来,努力建成西部最大的现代综合物流集团,打造长江上游最大的综合中转港和集装箱枢纽港。并预计到“十一·五”末,总资产、年收入分别达到100亿元,利润总额上亿元。
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建设
地处重庆市主城区的重庆港因其特殊的区位条件被誉为西南地区的“黄金口岸”,信息化建设是重庆港务集团实施电子商务的基础。集团通过近十年尤其是1995年以来日益推进的港口信息建设数字化工程,不仅在相关方面走在同行业的前列,信息化建设也走在长航前列。
以重庆港为主的重庆国际贸易电子数据交换中心于2003年正式成立,其购置了美国SUN公司的SUN5500服务器、WEB服务器、防火墙、路由器、不间断电源等硬件设备;取得了瑞典FRONTEC公司的AMTrix平台软件(专用于电子报文开发的软件)、购买了SYBASE关系数据库以及美国BEA公司的WE鄄BLOGIC网络开发中间件等软件产品,完成了重庆市口岸物流EDI系统工程建设工程。重庆口岸物流EDI系统是到目前为止重庆及西部地区国家交通部支持的口岸物流信息平台中第一家采用EDI系统软件建起的物流平台系统,得到了国家交通部的政策上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另外,基于AMTrix、WEBLOGIC技术的电子数据交换平台的调试工作也现已完成。实现了与重庆海关、上海EDI中心的互连互通,通过网络实现重庆-上海外贸集装箱运输电子单证的转发和通关后信息的回执,解决了网络平台间双向确认,电子单证的处理接点的回执和消息转发,为客户提供了安全的物流处理信息。
近年来,集团的计算机应用开发将80%以上的事务处理全部纳入计算机管理,桌面计算机联网达1000台,管理人员80%以上配备计算机。通过实施“1757”工程,即开发十七大应用系统,整合五大类港口相关物流信息资源,在300里港区全面推行,已初步实现了港口的信息化。
构建物流电子商务系统
重庆港务集团物流电子商务系统工程是依靠西南地区物流集散中心和货物中转中心的优势,并充分利用该集团现有的信息化基础,整合了银行、货代、船代、码头、海关、商检等相关单位及相关资源而构建的一个集成供、需双方的电子商务平台。该系统除完成货物集散功能外,还能实现这些货物在电子商务平台上的集中交易,从而有助于形成综合物流集散与配送服务链,增强港口竞争实力。重庆港务集团物流电子商务系统以港口内部物资交易、配送为切入点,结合重庆港综合物流集散与配送发展的需要,进行系统规划和建设。集团物流系统主要由中转、仓储、运输和货运代理组成。通过物流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和运营,重庆港将成为三峡库区及西部最大的物流集散与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