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竞争激烈,一些经营户开始卖起外地口味:盱眙十三香小龙虾、潜江五七小龙虾等。但是,没过多久,这样的招牌同样可以被其他门店挂上。
据一位经营者透露,他一锅小龙虾卖60元,其中主辅料成本和燃料成本一共35元,毛利可达25元,远远高出普通中餐菜肴的利润。
小龙虾的一幕,与五年前席卷江城餐桌的“香辣蟹”非常相似。那时,香辣蟹乍入武汉时,以其口味香醇鲜嫩“征服”武汉人,高峰时每天有40吨肉蟹发往武汉。但不到两年,不少酒楼纷纷摘下这道招牌菜。原因竟是,经营者蜂拥而上带来的恶果。不少人制做时偷工减料,甚至还夹杂死蟹出售,最终让挑剔的武汉人热情骤减。
武汉知名美食评论员万杰民说,按目前小龙虾的发展现状,小龙虾的命运很有可能会步香辣蟹后尘。
培育品牌,方能火得久
正当各家赶早卖小龙虾的同时,举办了三届小龙虾节的楚老宋老板宋汉桥,直到现在仍按兵不动。他要等到7月份再推小龙虾。他说,不等到小龙虾的肉长饱满,他是不会轻易卖小龙虾的,否则只会自砸招牌。
宋汉桥说,小龙虾本是市民产品,要想走得长久,必须变成有本地特色的风味产品。作为一个大众产品,没有自己的风格,火了今天,火不过明天。“如果不能形成品牌,小龙虾的红火之路难以走远。”,黄记虾王总经理黄中民直言道:上海、南京、重庆、杭州等城市的专卖小龙虾的品牌店一个接一个,武汉没一个叫得响的小龙虾品牌,不少经营者仅满足于“赚一个是一个”的心态。据其预测,今年,肯定会有酒楼自动将小龙虾从菜单中清除掉。
在武汉饮食服务行业管理处处长龚新华看来,作为近年来的流行菜品,小龙虾成为经营者和消费者追逐的潮流,尤其是今年掀起了近年的高潮。但任何流行事物都有个周期,餐饮也不例外。如果蜂拥而上,盲目跟风,式微的局面就会来临。
业内人士建议,眼下,监管部门应控制死虾的流出,确保餐桌安全。同时,加强品牌经营,让平民产品走得更远。
链接
湖北小龙虾“跳”出国门
近年来,湖北小龙虾出口量迅猛上升,去年小龙虾出口1.2万吨,继续超过1万吨大关,连续四年居全国第一位。仅今年上半年,武汉小龙虾产量达1989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3%。到今年底,武汉小龙虾种养面积将达到17万亩左右,产量突破2.4万吨,居全市各名特水产品产量首位。其中上半年,有2000万元的社会资本注入武汉的小龙虾养殖业。(记者龙滢 实习生程孟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