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文化: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爱慕有哪些优势吸引人才,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张荣明:我们公司的高层团队非常稳定,看重人才价值,能让不同层面、不同岗位的人得到不同的侧重和发展。公司还注重研发和员工培训,每年派设计师出国学习,开拓视野。公司去年花费几十万元组织了自己的MBA培训班,以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我们还有诸如针对基层导购、办事处品牌代表、销售主管的培训,每年他们都有机会来公司参加大型培训活动,感受公司的文化氛围;我们还经常和大供应商、代理商进行交流,以便随时了解市场变化,这些都是爱慕高速成长的原因所在。
很多人来到爱慕以后,觉得爱慕很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企业文化。公司的氛围很轻松,同事之间很融洽,有一个很单纯的工作环境,给员工足够的空间去发挥,公司还非常鼓励创新。
商业文化:企业内有家族色彩吗?
张荣明:很多民企在创业之初都会带有家族的成分,爱慕也有有过,现在可能也还或多或少地残留些影子,但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慢慢就正规化了,家族的色彩会逐渐消失。
商业文化:爱慕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张荣明:成功的因素有天时,地利和人和!总体来讲,最初创业是占据了市场的空白。当时,我们的产品一到商场就被抢着买,顾客因为怕买不着货,连挑都不挑,真是供不应求。刚开始时并没有看到很高很远的地方,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当我们真正迈入了一个时尚行业时,发现最注重的就是产品的时尚感和文化内涵,现在最影响公司前景发展好坏的还是策划、创意。我们爱慕要做以创意时尚为核心的时装公司。
在这个行业里,知识份子当创始人的不是很多。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毕竟接受新鲜事物快,办事细致,人也比较踏实。我们干这个事不完全是为了挣钱,而是把它当作一种事业来完成。十五年过去了,总结企业文化,有的理念方针还是需要推敲,与时俱进,看看我们倡导坚持的东西,是不是大家共同前进的方向!理念方针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要获得企业每一个人的认同。
商业文化:张总,你在创建爱慕之前有行业经验吗?
张荣明:没有,大学毕业以后直接分到首钢大学教书,在学校主要也是以做科研项目为主。在做内衣研发原材料之前真的一点都不懂内衣行业,后来明白内衣就是一种很正常的服装,而且是一个很有靓点、有广阔前景的行业。一开始是因为原材料卖不出去,就不得不做成成品来卖。我们想用新材料做成新产品,但当时对这个行业不太了解,以为很多厂家会认可这个材料,但其实没有什么厂家愿意掏钱买,主要原因是它太贵了,性能上也有局限性,材料价格高导致成品价格高,所以很难打开市场大面积推广。于是我们从材料性能上做了提高,面料穿起来一定要舒服,性能上能达到要求的同时价格也要合适,这样才能降低成本。
商业文化:一个企业、一个品牌、一个产品没有了创新,不前进就是倒退。
张荣明:我们产品的生存周期就只有六个月,跟IT行业一样,压力相当大,只有保证每个环节都正常有序,产品设计吸引顾客,我们才会成功。如果这一期产品没把握好,设计十个款式,没人喜欢,那我们就只有关门了!但发展是有规律的,只要你能掌握好这个规律,那就不是很难。
举一个例子。不同的季节的每一个系列,设计师要谨慎选择合适的颜色去吸引消费者,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在时尚行业里,对颜色的研究、把握、审美都要求极高,我们到别的国家看到他们的服饰视觉上比较舒服。中国是一个服装大国,纺织大国,其实衣服做的很好,但是中国人穿着搭配衣服的水平还不够,这是每个中国人都需要提高的基本修养,现在可能还没有太多人意识到这个问题,更不用说把这个内衣穿好。假如一个人很注重自己的外表,那内在的东西也要很讲究。
商业文化:这个行业的需要和生活紧密集合在一起,要求在趋于生活化。
张荣明:是的,它需要跟生活联系起来。以前搞流行颜色研究的人给人感觉比较空泛,觉得这个距离生活比较远。现在搞服装搭配、色彩搭配的机构很多,其实它比较容易被领会,只要原理领会到位就不会犯大错误,穿出来的衣服就不会太糟糕,买衣服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哪些衣服需要而哪些衣服不适合自己,不会再那么冲动,浪费钱买一些不适合自己的衣服。
优秀的企业还有一个使命,就是让人类社会更加进步、发展得更加完善,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从国情出发,中国也需要这样领头羊似的企业,我们爱慕就要做这种企业!把爱慕的品牌之路走得更绚丽,更广阔,更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