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法则的颠覆
我们不需要知道朋友的一切。笔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企鹅朋友”或者“足球朋友”比预想的还要多,几乎每一个被询问的人都不否认有这部分人的存在。网上热络,网下冷漠,现代人的关系到底是近了还是远了?
用老一辈的话来讲,远亲不如近邻,亲人之间也要常来往才能维持感情。而即时通讯软件的盛行,不仅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方便,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朋友间的“人际交流成本”。
即时通讯软件的出现,更是对以语音交流为基础的人际关系的颠覆。对大部分人来说,打电话或者见面实在很难开门见山地说要事。我们总是得先寒暄两句,铺垫几下,等那些乱七八糟无聊透顶的八卦都聊完了,再转而说正事。但在网上,三句不指出问题核心,对方怕是就要嫌你“啰嗦”。问一句“在吗”(甚至只发一个表情),然后直入主题,这就是网络的气氛——或者称之为“互联网准则”也不为过。拿我自己举例,没有MSN的时候,半天时间也就只够打几个电话,但换作是在网上,一个QQ加一个MSN,我可以做完两三个采访、安排好下一周的工作,顺带把这篇稿子也写完了。
其实,正因为有即时通讯软件的存在,你我成为朋友并将这种关系延续下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我不知道上海的“微澜”朋友是不是样貌丑陋、嗜酒如命,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一样可能有诸多缺点。但我们彼此通过对话框看到的,都只是对方最被中意的一面——有这一点共同爱好,我们就能擦出火花。
有这样一些不见面的朋友,很好。
小讲堂
用签名积聚人气
为什么人家的QQ头像闪个不停,而你却总是没人搭理?八成是你的签名有问题。所有的即时通讯软件都有签名档,网友们在里边写上千奇百怪的留言,一边秀自己,一边找寻对此话题感兴趣的人。与其说签名是个性,不如说是在人堆里找共性。我发誓,如果现在你把有关股市的肺腑之言放在签名档里,来找你“切磋切磋”的人多得说不定会让你死机。
看看网友们的经典语句吧:
股市篇:
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那天看到一位大妈在烧纸,边烧边嘟囔着:收到了全都买基金吧。
股票真他妈好玩,因为股票老他妈玩我。
辛辛苦苦2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楼市篇:
我问一个在深圳工作了二十年的朋友:“如果你死后,你的墓志铭打算写点啥?”他说:“我解决了住房问题!”
帝欲使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上帝欲使人疯狂,必先使其买房。
其他:
你要不理我我就成包子了,而且还是天津最有名的,嘿嘿。